七峰山传说之(二) 金姑娘传说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七峰山传说之(二) 金姑娘传说
作者:  刘明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七峰山虽不算高,但是很有灵气,山青水秀,风景独特,八仙传说,七仙女传奇,玉皇大帝传奇,金姑娘传说等神仙故事广为流传,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图片1.png  方城县杨集镇七峰山


图片2.png  

方城县杨集镇七峰山AAAA景区

  

  传说:元朝末年时金姑娘的父亲金总兵镇守在陕西关中一带,金姑娘是金总兵的独生女,二八女多娇,金姑娘人长到十八岁时出落的美若天仙,天下无双,与历史上的四大美女相比丝毫也不逊色,具备闭花羞月、沉鱼落雁的美貌,金姑娘能文能武,而且武艺高强,她手里时常拿着一把宝剑,这把宝剑可不是一把一般的宝剑,是把双剑,其中,一把是雄剑,把是雌剑, 二剑合壁,不可分离,两剑绝配,威力无比;传说这把雌雄宝剑轻易不出鞘, 出鞘必杀人。这一把雌雄宝剑极有灵性,出鞘会飞,剑随人意,杀人封喉不见血,杀人神速,而且会自动归鞘,这把宝剑是金姑娘的护身宝贝,人在剑在,人走剑随,人剑形影不离,这把雌雄双剑就是金姑娘的护身符。

  

  传说有一年的春天,春暖花开,山花烂漫时节,金姑娘带丫鬟外出游春踏青时碰到一个恶少,这个恶少看到金姑娘一下子两眼发直,呆若木鸡,恶少被金姑娘的美貌迷倒了,非常贪恋金姑娘的美色,动了恶念,一心要把金姑娘抢回家。于是,开始调戏金姑娘,金姑娘本是一员武将, 哪受得了这种羞辱,一怒之下双剑齐飞,剑不血刃把恶少给杀了,金姑娘其不知恶少的背景,他的父亲是朝中的大官,皇帝的宠臣,当恶少的父亲得知自己的儿子被金总兵的女儿给杀了,这还了得,立马上奏朝廷说:“启禀皇上,镇守关中的金总兵反了”。这皇上哪里知道详情,根本不知道个中缘由。因此,皇上说: “既然反了那就进剿吧!”。于是朝庭就派兵开始进剿!就这样硬把金总兵给逼反了,可是金总兵的部队训练有素,而且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晓勇善战,战斗力极强,金总兵是个忠臣良将,本不想与朝廷为敌,为了自保且战且退,所以朝廷的部队始终没能把金总兵的部队灭掉,从陕西关中一直追剿到方城县的七峰山。金姑娘和金总兵带领部队在七峰山的后山坡一天一夜就筑起了一座山寨,等进剿的朝廷军队赶到时山寨已经修筑完工,就是我们所说的七峰山后寨,七峰山后寨也就是金花姑娘寨,七峰山前寨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长城,号称天下第一楚长城,在七峰山的南边。于是朝廷的军队就把七峰山团团围住,目的是想把金总兵和金姑娘的部队困死在山上,但是天佑金家,神灵相助,水是生命之源,那么多人在山上首先要有水喝,上天有眼,山上就有那么一口井,水位很浅,无论你怎么打水,有多少人用水,井中的水位始终都不会下降,水没有问题了,但是粮食吃完了怎么办呢?眼看着官兵围困多日。粮食已经吃完,官兵已经断粮三天,靠挖山野菜充饥,官兵又重重包围,金姑娘陷入了极端的困境,这事惊动了玉皇大帝,毕竟这里是玉皇大帝的家乡,不能让家乡生战生乱,让生灵涂炭,玉皇大帝也觉得金总兵和金姑娘被奸臣陷害,无故受难,凡间的皇帝又不知情,七仙女也愤愤不平,同情金姑娘,纷纷在玉皇大帝面前为金姑娘说好话,七峰山又是玉皇大帝的家乡,慈悲之心油然而生,也感念金总兵对家乡百姓秋毫无犯,而且是一员忠臣良将,于是玉皇大帝就派一只神骆驼,在每天晚上子时以后,专为金总兵和金姑娘运送粮食等给养,使其渡过难关,时间长了被官兵发现,于是朝廷的部队就请来了巫师和法官,使了破法,在夜里子时以后,在通往后寨的路上把驮运粮食的神骆驼截了下来,让叫来的三个石匠使用朱砂和锉子把神骆驼的三根肋骨给锉断了,头也被砍掉了,从此神骆驼再也走不动了,也就再也不能为金站娘驮运粮食了,部队也就失去了粮食供给,金姑娘再次陷入困境。至今通往金姑娘寨的山路上现在还留有一个骆驼石,据说骆驼头现在保藏在炼真宫。七仙女得知这些情况后,也非常为金姑娘担心,有一天,七仙们偷偷下凡来到七峰山给金姑娘说:“我们七姐妹一定要帮你”。七姐妹回到天上到父皇玉皇大帝那里去求情,希望玉皇大帝能够想想办法再次帮帮金姑娘,于是玉皇大帝就命令金姑娘寨的土地爷给金姑娘寨里造出三分“火龙地”,这三分“火龙地”是前边种后边收,这样才勉强解决了金总兵和金姑娘部队的吃粮问题,消息传出后,官兵的围困也有所懈怠,官兵把情况上报朝廷,皇帝也意识到天不灭金,因此也就下令撤了兵,不再围剿,从此金总兵和金姑娘就在此安营扎寨,七仙女在夜深人静时,常常去拜会金姑娘,她们也逐浙成了好朋友。


图片3.png  

方城县杨集镇七峰山生态栈道


图片4.png

方城县杨集镇七峰山第一楚长城


图片5.png

方城县杨集镇七十二潭AAAA景区

  

  金总兵的部队在粮食不足时也下山征粮,但从不到七峰山南玉皇大帝的家乡去征粮,而且对当地老百姓秋毫无犯。

  

  七峰山西边隔条山涧就是老骊山,老骊山上的最高峰建有个骊山老姆庵,老姆庵住着一位大仙叫骊山老姆,站在七峰山上看骊山的山峰,在骊山老姆庵的南边就像是一个“睡美人”,所以当地人叫美女峰,美女的秀发、头部、眉、鼻子、下巴、脖子、肩部、胸部等都清晰可见,骊山老姆也很喜爱金姑娘,爱见金姑娘的美丽和刚正不屈的性格,在七仙女的引见下,骊山老姆认金姑娘做干女儿,这样金姑娘在山寨寂寞时就去干娘骊山老姆那去玩。有一天,金姑娘去骊山老姆庵去玩,看门的童子说:“骊山老姆出去云游去了”,金姑娘带着丫环径直就进到了骊山老姆的屋里,童子也不好去阻拦,由她去了,金姑娘看到有个玉净瓶很好看,顺手拿着就走,童子童女拦也没拦着,焦急的不得了,骊山老姆回来听说后赶紧就去七峰山找金姑娘,她踏着云头远远的看到金姑娘正和七仙女们在七峰山上玩耍,骊山老姆看到赶紧奔过去,一边走一边说着,“金姑娘,那是玉皇大帝送给干娘的宝贝,可不是拿来闹着玩的,快快还给干娘吧!"金姑娘认为一个破水瓶子啥稀罕的!还没好好看呢,你就追着要,在七姐妹面前玩我难堪, 一时性起,拿着玉净瓶就摔在了七峰山的石墙上,骊山老姆还没走到金结娘的跟前,金姑娘就把玉净瓶摔的粉碎,谁知到小小的玉净瓶里竞然隐藏了好大的水量,一下子就像下雨一样酒遍了七峰山的每一个角落,气的骊山老姆直跺脚,一气之下拂袖而去。因此,至今七峰山上到处都有水,就算是明光石墙上也是水汪汪的,山再高也有水,这或许就是骊山老姆玉净瓶里的水洒在了七峰山上的缘故吧!山涧里天再干旱也溪水潺潺,并且是可以直接灌装的优质矿泉水,而老骊山却是一座干山,骊山老姆庵里用水都得从山下运,只有老天下雨时骊山上才有水,老天一旱,骊山上就没有了水源,所以,老骊山是一座很缺水的山,也许是玉净瓶被金姑娘拿走的原因吧!

  

图片6.png

方城县杨集镇骊山睡美人

  

  金姑娘是东北人,金姑娘很想念家乡,金姑娘寨所盖的房屋门都朝向东北,以此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部队的士兵也大多是东北人,后来,金姑娘为纪念先人盖了一座家庙,庙门也朝向东北,玉皇大帝看着金姑娘在七峰山这一带的名望很高,很受当地老百姓爱戴,于是就把金姑娘封成了神,主管七峰山这一带的民生事务,元朝被推翻以后到了明朝,金总兵被招安,调到南方去镇守,临走前在金花姑娘寨为金花姑娘盖了一座金姑娘庙,为了怕金姑娘寂寞,又把七峰山上到处都撒了韭菜种子,七峰山上一年四季都有山韭菜,几乎天天都有大姑娘小媳妇到七峰山上去采山韭菜,为的是女儿金姑娘在父母走后,由她们陪着就不寂寞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金姑娘很爱这一带的老百姓,金姑娘成神以后,总是给这一带的老百姓带来风调雨顺,如果一旦出现了旱情,只要到金姑娘庙里求雨,那真是有求必应,后来,当地的老百姓为了感念金姑娘的恩德,都纷纷为金姑娘建庙,我的老家的庄名叫东双庙,坐落在七峰山下,潘河之滨,距玉皇大帝的家乡张庄只有二里地,我的老家往西一里地就是黑龙庙,也叫黑龙泉、仙女湖,黑龙庙往西北约一里地有个村庄叫西双庙,因此,人们念成了顺口溜,“东双庙,西双庙,中间隔着个黑龙庙”,黑龙庙正北一里地就是玉皇大帝的家乡张庄,小时候我问我妈,我说:“妈!咱庄为啥叫东双庙? "我妈说: "因为,咱庄西头从前有两个小庙,前面的那个是金姑娘庙,后面的那个是土地庙,,所以咱庄叫东双庙,这也不知道是哪辈子的事”。我说: “那为啥没有见庙呢?”,我妈说:“那是因为文革时期破四旧、立四新时被扒掉了”,我这才明白我的老家为啥叫东双庙。改革开放以后,忘了是哪一年,很多以前不能做的事情都能做了,我老家庄西头的那两个小庙又重新建了起来,都是乡亲们共同筹资盖起来的,这些事我都记得,至今这两个小庙还存在,只是后边的那个小庙又进行了改建,变得大了些。

  

  传说:金姑娘时常会在金花姑娘寨显灵,小时候,听我爹讲过一个故事,他说:“有个人上金花姑娘寨去采药,突然看见有两把寒光闪闪的宝剑在山沟的底部放着,他赶紧就下去拿,结果当他走近时,看到的却是两条黄练蛇,我爹说这个人没福气,他要有福气就能得到这两把宝剑,这两把宝剑就是金姑娘的雌雄宝剑”。早些天去七峰山景区登山,一个是沈丘县的朋友蒋文焱,一个是大河口村的村主任崔红亮,我们一行三人,红亮也给我讲了一个有关金姑娘这两把宝剑的故事,他说:“拐河有一个村庄叫白湾,并且一再强调说,这可是真人真事,有一天,白湾有一个年轻人独自去金花姑娘寨山上拔山韭菜,快到中午时口渴,去到井边喝水,突然看到井里有两把明晃晃的宝剑,非常惊喜,这时他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上,一心只想着赶快把这两把宝剑捞上来,于是到井沿上伸手就去捞那两把宝剑,但是,总是差那么一点点捞不到,后来他学能了,突然猛的一下子把手伸进水里,结果手指尖碰到了其中的一把宝剑,与此同时,一只利剑冲出水面,射瞎了他的一只眼”。这真叫人不可思议,也许神仙的宝贝我们凡人碰不得吧! 白湾是一个自然山村,是山区的一个交通要道, 是通往四里店镇、杨集镇和拐河镇三个镇主干道的交叉点,交通枢纽,归拐河镇管,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距金花姑娘寨大约有十来里地,至今白湾村上的人还在传说这件事,由于工作忙我也没去考证过。”红亮他说的活灵活现,有板有眼,我俩听的津津有味,忘记了登山的疲劳,我们听后还信以为真呢!有诗赞曰:“骊歌一曲别情长,美女天仙金姑娘,姑娘已乘仙鹤去,留下佳话美名扬,金花仙女真善美,百姓难忘建庙堂,民间故事传佳话,七峰仙境世无双。”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