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网评 | 教无定法,合格家长不在“证”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南阳网网评 | 教无定法,合格家长不在“证”
作者:  陈向阳

教无定法,合格家长不在“证”

陈向阳


  “父母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不需要持证上岗的职业。”这句很多人耳熟能详的话,正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家长们可能也需要持证上岗了。

  近日,浙江省教育厅明确提出拟于今秋开始在浙江数字家长学校试行家长学习积分制,对达到一定积分的家长予以认证并颁发不同等级的“家长执照”。这一做法对“父母持证上岗”进行了积极探索,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我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生终将走出校园,家庭教育却贯穿人的一生,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部分家庭孩子教育问题矛盾凸显,家长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孩子也在心中向往“别人家的父母”。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和一张白纸的孩子相比,在父母身上求解,似乎才是更加对症的解药。

  教育孩子其实是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做一名合格父母不易,但如今大多是无师自通。对于“父母持证上岗”,值得肯定且应该举双手赞成,毕竟常“充电”有利于教育孩子。但教无定法,为人父母的关键不在于有没有“上岗证”,而在于有没有科学育儿理念。

  不可否认,父母经过学习,会在教育孩子时避免出现一些明显的错误做法。但我们也该知道,给予父母学习的内容是否适合每个家庭、每个孩子。孩子情况不尽相同,父母所学内容未必在自己孩子身上用得上。另外,父母受教育程度不一,个人的理解能力不同,运用能力也不同,即便拿了“证”,就一定能教育好孩子?还有,不是所有父母都有时间去取得“上岗证”,如果仅是为“证”而学,一些父母很可能只是为积分机械性打卡刷题,没有真正走心去学,难免让这一初衷良好的制度沦为形式主义的累赘。

  可见,为人父母,是否顺利拿到“执照”并不重要,关键是学会“化戾气为祥和”,掌握科学的手段技巧、正确的方式方法,用包容仁爱之心胜任父母之职。

  归根结底,持证是道门,修行在个人。面对“父母持证上岗”,无须过分纠结在这个“证”上,毕竟为人父母的事实不会改变,其根本目的也不是为了那枚合格章。它带给我们的启示,更多的应该是帮助父母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升陪伴质量,知晓沟通技巧,让家庭教育更加科学、更加智慧。提高自身教育素养后,父母才能更好地去参与孩子的成长,建立更加和谐的亲子关系。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