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水利学会成功举办水资源优化利用高层学术论坛
作者:  杨天骄

聚焦“中华水脉” 提升集约节约水平(主)

河南省水利学会成功举办水资源优化利用高层学术论坛(副)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杨天骄 通讯员 王洋)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71517日,河南省水利学会聚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这条“中华水脉”,在南阳市举办加强水资源优化利用、促进高质量发展高层学术论坛,深入研究水资源利用空间均衡方略。

论坛由河南省水利学会、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南阳市水利学会、河南省水利学会水资源优化利用专业委员会(郑州大学)承办。来自黄河水利委员会、河南省水利厅的相关工程管理、施工建设、勘测设计、科研等单位,以及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中心、农田灌溉研究所,还有郑州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师生及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渠首分局、我市水利行业相关代表近200人参会论坛。

南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鹏、河南省水利学会理事长王宪章到会并致辞。

本次论坛特别邀请了4位在南水北调方面的知名专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做了专题报告。

河南省水利厅副厅长、水利知名专家王国栋从水资源的空间布局、优化利用等方面做《南水北调中线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报告,他以详实的数据向我们讲述了几代水利人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构想提出到稳步实现所做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丰硕成果,分享了南水北调工程孕育的使命担当、开拓创新、科学求实、拼搏奉献的伟大精神。同时,就当前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中肯意见和建议。

黄河水利委员会南水北调西线办公室主任、教授级高工杨立彬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研究历程和方案比选论证》报告中,向大家详细讲述了半个多世纪以来,黄委会几代科研人员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研究方面付出的的艰辛劳动,以及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研究方案,展望了其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郑州大学教授、水资源研究知名专家吴泽宁讲述了在南水北调工程水网系统、省级分区调水量协调分配、市级分区调水量与当地水资源联合优化调配、以及基于水权交易的分区间调水量动态调整等方面所做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在《南水北调工程水网系统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体系研究》报告,他讲到,南水北调工程水网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经济系统,要从生态经济系统总体的角度研究其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和技术。

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总经理、教授级高工朱太山以切身体会讲述了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设计中,针对大跨度、大流量输水建筑物,膨胀土、湿陷性地基处理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公司依靠科技进步,大胆创新、攻艰克难,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设计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的过程。

716日,全体参会人员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和库区生态保护种养植实验基地进行了技术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