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公益、服务社区、危难时刻挺身而上、54年党龄退休老党员季长富用行动诠释—— 在平凡中显非凡
作者:  冯长顺

栏目:我身边的共产党员


热心公益、服务社区、危难时刻挺身而上、54年党龄退休老党员季长富用行动诠释——

在平凡中显非凡

全媒体记者 冯长顺  文/图



“看完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我的心里热乎乎的,感觉还能迸发干劲。”现年84岁的老党员季长付在接受采访时第一句话说到。出生于1938年7月的季老经历过炮火硝烟的年代,也见证了繁荣和平的年代。从1998年退休后还热心于公益事业,“社区有啥事,我们老两口准是一喊就到!”他用初心和行动践行了自己对党组织的忠诚承诺,也在平凡的事业中将党员的“不平凡”无限放大。


风华正茂入伍

60余年不忘军人本色


少年立志,保家卫国。1956年12月,出生于瓦店乡朱庄村年仅19岁的季长富应召入伍,走向军营,奔向行伍人生的第一站——朝鲜战场,到达当地后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54军130师独立工兵营。


在宣川郡,他和战友们一起打坑道、做防御工事,接受工兵训练,用一腔热血镌刻青春的印记。1958年5月,营部抽调专人接受排雷专训,准备送往阵前一线,季长富闻讯后第一时间接受了组织安排。“危险不危险没想那么多,组织需要,我们就要绝对配合。应不中总共抽调了不足20人,我就是其中之一。”思绪回到63年前,季长富至今仍感到无比骄傲。


1958年7月,季长富随部队从朝鲜战场撤回后被安排到四川乐山从事架桥、支农、炼钢等工作,和当地百姓建立了亲密无间的“鱼水情”。次年1月在四川雅安接受集训后,与当年3月进入西藏自治区原昌都地区平叛。当地严酷的自然环境至今仍让他心有余悸:“有一次部队接到急行军的任务,战友想喝口水,奈何都被冻住了。我把水壶捂在怀里想把水热化了给他,可是奔袭一夜,到最后水也没喝到嘴里。”在这样的环境下,季长富练就了钢筋铁骨;在艰难坎坷的锤炼下,他过硬的军事素质不断增强;在风霜雨雪的洗礼下,他钢铁般的意志愈发坚强;在理想信念的指引下,他交出了一份无上荣光的职业答卷。时间来到1959年12月,本应于当月退伍的他有鉴于特殊的战争环境,主动响应“超期服役”留在了部队,并于次年正式退役被分配到涪陵军分区管理科工作。在涪陵地区,季长富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在工作上,直至1978年转业到地方。1968年3月在工作岗位上,倾心向党的季长富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转业至南阳后,在市粮食局、原南阳市粮校、原南阳市粮贸公司每个地方都留下他对工作的执着和认真。


22年的军旅生涯,他用汗水浇灌出累累硕果;脱下了军装,军人的性格、胆识、作风已经深深融进血液。他用一名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无论是在部队、在单位,甚至退休在家,他用行动践行了一名普通党员的初心和追求。


年逾六旬退休

20余年甘于奉献余热


退休不褪色,党员献余热。“我是个闲不住的人,平常除了爱看晚报,社区里有工作需要,我们老两口一喊就到。”在文正社区,季长富保持了一个老党员的精神追求,心念社区,心系群众,积极投身到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中。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忙惯了,一闲下来心里就不踏实,我希望自己的余热为邻居门带来些许方便。”23年来,他无私地为社区邻里们献出自己的力量。房屋年久失修漏雨了怎么办?季长富一喊就到;社区卫生需要有人打扫怎么办?季长富一喊就到……


2020年战“疫”期间,年过八旬的季长富主动来到检疫前线,配合社区工作,老两口担起了义务防疫工作。为了让工作开展更加便捷,他们还主动制作防疫物资,分发给社区的邻里们,这份光和余热让大家都为之感动。


时光飞逝,已84岁的季长富依然坚守共产党人初心、服务社会的使命,“30”后的他一片丹心,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斗在服务公益的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