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奋进勇担当 初心如磐向未来
——新野县上庄乡乡村振兴的有益实践
全媒体记者裴建敏
多样的产业,宽敞的路面,整洁的庭院,悠闲的生活……近日,记者穿行于新野县上庄乡,一副文化兴、产业强、村庄美的新时代乡村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新村新貌遮映在夏日的暖阳下,透露出乡村“蝶变”后的优美恬静。
上庄乡严格践行新野县委提出的“干字当头,拉高标杆,讲求效率,重在结果”四句话精神,广大干群以实干抓党建,以快干谋发展,以善干惠民生,聚焦聚力乡村振兴,全力向着“活力上庄、田园上庄、幸福上庄”的发展目标阔步前进,上庄乡党委书记任义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近年来,上庄乡先后获得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美丽宜居乡镇,南阳市脱贫攻坚先进乡镇、文明村镇、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一项项荣誉,是上庄乡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力见证,更是百姓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的底气之源。
强党建扛主责 抓好“最大政绩”
“听党话跟党走”,当记者走进上庄乡的美丽乡村,无论是村内的红色文化角,还是佩戴党徽走村入户的党员干部,处处都能感受到党建引领为乡村注入的蓬勃动力。
抓队伍建设,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首先,抓好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堡垒”工程,对全乡18个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支部书记队伍进行述职评议考核,建立“优者上劣者下”的考评机制,结合逐村观摩进行“四色评定”,近三年共23名村干部因不履职尽责被免职。其二,盘活人才资源。实施“人才回归、全民创业”工程,吸引了一批有成人士回乡创业。全乡引回优秀人才26名,投资亿元以上回创项目2个,带动千余人就业。其三,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严把党员“入口”,严格标准程序,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抓阵地建设,提升基层组织牵引力。一是建强服务阵地。投资150万元高标准新建山坡村党群服务中心和群众活动中心、改造提升邓庄村、杨营村等6个村党群便民服务中心,18个村党群服务中心全部达到便民服务一体化标准。二是筑牢服务体系。建成了全县第一个乡级智慧党建综合服务中心,18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选出255个村民小组代办员,形成了“小窗口服务大民生”的便民新机制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乡、村、组三级便民服务体系。三是完善三个平台。对2个法治广场、4个法治长廊、“每月一文化”大院进行完善改造。18个村均成立了法律服务组。
抓机制建设,提升基层组织凝聚力。一是抓好班子成员党建联系点制度。与各支部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明确党建目标任务。二是抓实“三亮三评”。推行党员“一编三定”,细化党员考核考评机制。三是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基层民主科学决策机制实现了全覆盖。四是深入开展“四联两聚”活动,协调市、县、乡有关部门组织医疗保健、免费义诊、戏曲下乡等活动,凝聚了民心人气。五把全域党建助推特色产业发展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头戏,促进晚秋黄梨、刚葱蔬菜种植、中草药基地、国储林花卉苗木种植、优质红薯种植5个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兴产业谋发展 抓好“第一要务”
乡村振兴,产业为先。
马集村晚秋黄梨扶贫产业基地是上庄乡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该基地覆盖马集、山坡、杨阁三个村,目前共种植晚秋梨1335亩,种植各类苗木果树900余亩。从马集社区南侧横穿连接晚秋黄梨基地东侧的水泥路已完工通车,围绕柳洋河打造农游观光带,发展赏花、采摘、农游、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农业。
主导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瞄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一是在产业发展上强规划。规划完成钢葱和蔬菜种植产业带、晚秋黄梨和花卉苗木产业带、黑土花生和优质红薯种植产业带和制绳产业带,逐渐形成了以钢葱、晚秋黄梨、黑土花生等优质产业为引领的特色产业示范区。二是在突出特色上做文章。着力打造晚秋黄梨林果产业基地,共推广种植晚秋黄梨4000多亩,各类苗木花卉1400多亩。三是在拉长产业链条上出实招。招商引进山东大明姑果品深加工企业,使全乡黄梨产业初步实现了果品销售订单化、储存分拣工厂化、果品加工品牌化。四是着力农游一体,促进“三产”融合发展。至目前,已建成了以唐邓路、黑白路为轴线的美丽乡村观光旅游带,以纬九路为主线的农家田园观光带、千亩晚秋黄梨采摘观光园等项目,走出了一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思路,助推了乡村振兴。
重招商项目夯实工业基础。多年来,上庄乡坚持重招商、引项目,产业结构由原来的棉纺织一枝独秀发展为现在的智能制造、食品加工、制鞋等多元支撑,工业基础不断巩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20年投资4.6亿元的河南凯旋裕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上庄乡项目招商服务口碑和围绕产业精准招商的一个缩影。2020年全年共引进项目11个,完成投资7.35亿元。2021年上半年签约的拟投资1.5亿元的赛特体育,从企业选址、土地调整、公司注册、项目备案等环节均有专班负责,一站式服务,最大可能减少企业前期成本,坚定企业投资信心。同时,采取“龙头企业加乡村车间”的模式,在乡新建3条生产线,安排260多名就业人员开展代加工,有效缓解了企业的用工压力,坚定了企业进一步扩大再生产的信心。
全力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在国储林建设工作中,累计流转国储林用地2800多亩,植树15万多株,超额完成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国储林建设面积新野县第一。完成了郑万高铁建设施工和拆迁安置保障任务,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服务高铁先进单位。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中,率先在新野县筹资110万元新建垃圾中转站和全县第一家环卫智慧云平台,全天候全乡全员保洁制度运行日趋完善。
办实事惠民生 抓好“最大福祉”
美丽经济促进美丽生活。
“你瞧,以前这个坑塘是条臭水沟,每到天热的时候,蚊蝇乱飞,臭气熏天。”山坡村村民告诉记者说: “现在坑塘改造好了,周边空地成了小游园,村民们经常到这里散步,休闲聊天,看花赏景,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对于这种变化,村民看在眼里,美在心里。
持续改善环境。按照“串点成线、连线成片、集片成群”的思路,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投资200多万元进行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聘请专业环卫机构桑德公司对全乡所有村实行全面保洁,雇佣135名专职环卫工人和公益岗位300余名,购置垃圾桶2300多个,垃圾清运车6辆,实行全天候全员保洁制度。厕所革名在8个村全面铺开,已完成改厕5818户,数量全县第一。上庄乡先后评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市级卫生乡镇”、“市文明村镇”、“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工作先进乡镇”。截至目前,全乡18个村达到省级卫生村4个,市级卫生村10个,乡直省级卫生单位3个,市级3个。
推进惠民工程。筹资400多万元在全县率先建成生活设施齐全、服务规范、运行良好的示范性敬老院,新增床位100张,使特困老人有了活得好、养得好的幸福家园。加强公路建设养护,近两年集中资金对损毁严重的道路、桥梁进行修理,公路养护里程60公里。标准化卫生室建设、疾病预防、居民健康档案、老年人健康保障工作均处于全县前列。持坚持教育优先原则,启动建设改造3所小学。
加强集镇管理。不断提升中心集镇建管水平,成立了乡镇集管办,,对中心游园进行绿化整治,合理改造集贸市场力促集镇宜居宜商。健全完善集管队伍建设,规范集镇商铺、住户经营生活秩序,目前,已实现了管护的常态化、制度化。
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国土绿化工程,全乡绿化覆盖率逐年提升,植树造林工作年年先进。坚决落实环保攻坚战部署,关停全乡各类污染企业和面源污染点35处。大力推行“一宅变四园”行动,鼓励村委和村民盘活废弃宅基地,把废弃宅院变为游园、花园、果园、菜园,让村庄环境变得更加优美。
建设平安上庄。实施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建设法制文化长廊,重点高标准打造村级综治中心5个,实施雪亮工程,全乡建设全高清综治监控平台,新安装摄像头156个,实现技防全覆盖;完善了平台基础信息输入,建立了四级网格;坚持领导带班巡逻制度,乡村两级晚上常态化值班,守护群众平安。
推行“文德”新风。每年组织文艺演出40多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积极开展十美之星、文明示范户、道德模范评选、关爱留守儿童妇女等活动,凝聚全乡发展的精神动力,崇文尚德的上庄精神成为时尚。
一张蓝图从容运笔。如今的上庄乡,景美可赏,人居可适,乡风可咏,农业强、农村美、村民富的美好愿景,正一步步变在现实。
“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上庄乡全体干部群众将以更足的干劲、更实的作为,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争当乡村振兴的排头兵,为南阳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