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风采17
巾帼英雄心系桑梓
——记市人大代表张准
本报记者王好学通讯员王永阁李毫
“巾帼英雄”“现代穆桂英”“创业十大标兵”……唐河县洪瑞书院学校董事长张准有很多荣誉,人们佩服她敢闯敢干勇担当,赞扬她吃水不忘挖井人。但在她心中,份量最重的是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的荣誉,她时时把服务社会、造福桑梓当作使命。
张准是唐河县源潭镇人。她的事业,是从1999年开始的。那一年,全国生猪市场经历着过山车似的波动,华中农业大学畜牧专业毕业的她,决定在家乡养猪,当年9月创办了唐河县三宝牧业有限公司,公司由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为源潭镇畜牧业的排头兵。她先后被评为“唐河县回乡创业十大标兵”“南阳市十大巾帼英雄”,并被选举为省、市人大代表。
光环笼罩的她,脚下踏着的是坚实崎岖的黄土,手里攥着的是勤劳致富的目标,背上扛着的是造福社会的责任,眼里盯着的是乡村振兴的宏图。
“企业发展了,老乡更要沾沾光!”张准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里是有光的。在脱贫攻坚中,张准积极发挥人大代表的担当,提供扶贫工作岗位,特别是2018年参加“百企帮百村”扶贫计划以来,她承担了源潭镇李湾村委114户贫困户的帮扶任务,切实解决了群众的困难。2020年秋,该镇曹岗村幸福大院交付使用,张准在前期帮扶的基础上,又拿出10000元现金,让老人们能住得进、留得住、过得好。她叮嘱老人们:住在幸福大院,这个“福”是党和政府给的,一定不能忘记党和政府的恩情!
人大代表就是要为人民服务的,人民群众利益的一枝一叶都牵动着张准的心。源潭镇是外出务工大镇,留守儿童问题异常凸显。扎根在乡土的张准非常关心农村学生的教育。她常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2018年,她创办了唐河县洪瑞书院学校,引入优质教育资源,使源潭学生可以就近享受优质的教育,也为广大外出务工人员解除了后顾之忧。
张准积极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在学校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建立“留守儿童之家”。解决好留守儿童的思想问题,为他们提供与外出务工父母的沟通交流平台。洪瑞书院学校还精心组建了专门的留守儿童帮扶团队,从吃穿住行到心理干预,给予他们全方位的关怀。学校的精心呵护,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今年3月,学校被唐河县关工委授予“优秀留守儿童之家”光荣称号。
作为一名扎根农村的人大代表,张准积极关注乡村振兴,提出有关环境保护、畜牧业良性发展、生态农业等建议。她还深入调研农村各阶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关于留守儿童、妇女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建议。
“人大代表是党和政府对我的信任和嘱托,我一定要更多地为人民服务,在基层播撒爱的种子,让所有人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张准经常这样说,也一直在这样做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