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专栏)抓好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   中国科学院丹江口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成立
作者:  任华裔

  抓好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


  中国科学院丹江口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成立


  本报讯(记者任华裔)7月5日,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中国科学院丹江口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于日前在淅川县大石桥乡东湾村成立,为我市抓好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科技基础支撑。


  加强水源地生态保护,科学技术是支撑和引领。中科院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建设研究站,是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的实际行动,也是南阳科技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喜事和好事。研究站将遵循“观测、研究、示范、服务”方针,不断完善信息化、智能化的系统建设体系,保障观测、实验、示范需要;同河南丹江湿地保护处共同开展丹江口湿地生态演替变化科学研究,研究成果将服务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为水质保护、生态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我市将在新时期打造生态湿地、智慧湿地、科研湿地、宣教湿地、和谐湿地等方面精准发力,一如既往地配合好、服务好研究站运行的环境保障工作。同时,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着力抓好水源地生态治理和绿色低碳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创新引领、水清民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