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养心 国医养身 国学国医养国人
南阳仲泰全民健康教育百年工程启动
7月1日,夏日的南都阳光璀璨,仲景路上与医圣祠遥相呼应的仲泰医圣堂药香氤氲、人头攒动。仲泰国学国医全民健康教育百年工程启动仪式华彩开幕,河南省儒学促进会副会长王福琪、市中医药发展局科教文化科负责人、市教育局、市妇联、市学前教育学会、市社区志愿者协会、市敬老文化协会,以及来自北京、江苏、信阳、安阳等地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话国学国医之传承发展。
一呼即应力促精神落地
2021年5月12日,在南阳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首站来到医圣祠,了解“医圣”张仲景生平及其对中医药发展作出的贡献,他强调,“要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作为医圣故里二十余年的医药文化传播者,仲泰医圣堂的董事长兼总经理郭学义不断探寻求索创新之路。“养心养身”、“仲景精神如何沉淀落地”一个个念想激荡迸发……
同受益于经典传统文化,同循中医药发展之路,同行利国利民之举,一群志同道合的智者集思广益,一个伟大的梦想卓然而发。于是仲泰医圣堂推出了“仲泰国学国医全民健康教育工程”,致力于打造南阳市第一家以“国学养心、国医养身、国学国医养国人”为核心理念的健康教育中心,通过组织开展“五个一”文化教育工程来护佑天下国人身心更健康。
“自然有五行,木火土金水;人体有五脏,肝心脾肺肾……”启动仪式的现场,当育缨幼儿园咿呀学语的幼儿伸出手指精准描述五行所在、“淑女站”娓娓吟唱《阴阳谣》时,当头发花白的爷爷奶奶《大学》《论语》等经典诵读张口即来,在场的每一位嘉宾无不热泪盈眶、激动万分。“我的孙子今年3月1日才入园,短短四个月时间里《三字经》《弟子规》《大学》等国学朗朗上口,还认学了天门、坎宫等六七个穴位及功效,接物待人彬彬有礼,变化特别大。我更是热衷于幼儿园每周的公益大讲堂,跟着王老师学经典学儿推,并天天坚持给孙子做推拿保健,这一个学期孩子都没有生过病,真的受益很大,感恩国学国医。”金居地幼儿园一位年过六旬的孩子奶奶质朴感慨。
家长、园长口中的王老师,便是河南省儒学文化促进会宣讲师、国学国医幼教成长联盟发起人、仲泰国学国医健康教育中心宣传团团长王海棣,他在当天的宣讲报告中,始终传递着这样一个掷地有声的使命,“在新时代、新教育的历史背景下行动起来,一手执经典,一手操中医,把‘国学+国医’的理念带进校园、带进家庭、带进社区,让孩子更健康、家庭更幸福、社会更和睦,是我们的初衷更是孜孜不倦的追寻目标。”
守正创新献礼百年华诞
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一百场公益宣讲、创建一百所健康幼教示范园、构建一百家健康社区、培养一千名国学国医宣讲师、打造一万家健康家庭,这是南阳仲泰国学国医健康教育中心,在7月1日全民健康教育工程发布会上的庄重誓言,他们以实际行动向党的百年华诞献出一份赤诚之礼。
“大时代、大国学、大国医、大健康,在医圣故里,在南阳仲泰,我看到了南阳人发展国学国医的拳拳之心,天时地利人和,在仲景文化的熏陶下,在国学经典的沉浸中,定能以人为本,百年工程矢志不渝,必大作为。”王福琪表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念兹在兹的一件大事,国学国医养国人,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中医药文化教育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是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的关键举措,不仅对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培育文化自信、民族自信意义重大。市中医药发展局科教文化科负责人冀丹丹说,“仲泰国学国医全民健康教育百年工程,把中医中药从娃娃抓起、从基础抓起、从一个宏伟的文化工程抓起,开辟了南阳中医教育新疆土,开启了南阳中医教育新航程,引领时代新风。”
“国学养心,培养孩子们的儒雅气质和健全人格;国医养身,让孩子们从小识体辨药,传承经典儿推,增强体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真正做到自然养生,回归天真。”郭学义表示,仲泰医圣堂集中医医疗、中医药文化、教育、科研、养生等为一体,为该工程的积极推进提供强大的后援支撑,深信通过“国学国医养国人”理念的不断传承,定能让古老的国学国医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让“中国处方”“南阳模式”落地生根、繁花似锦……
启动仪式现场剪彩
全媒体记者 王蕾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