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殷嘱托记心间 不负韶华争朝夕 ——回访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走过的地方
作者:  范志钦

殷殷嘱托记心间   不负韶华争朝夕

——回访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走过的地方

 

本报记者范志钦

     夏日的南阳,山明水秀、绿意盎然。

     5月12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南阳视察,殷殷嘱托满含着总书记对南阳这座城市和千万南阳人民的挂怀,更为我市启航新征程指明了航向。

    从伏牛山麓到丹江河畔,从工厂企业到移民新村,总书记一声声亲切问候、一次次深入交流、一句句殷殷嘱托,久久回响在南阳大地上。

    连日来,记者循着总书记考察的足迹一路回访,深深感受到全市上下群情振奋、备受鼓舞、干劲十足——医圣祠文化园项目建设提速提效,南阳月季博览园打造产学研基地路径清晰,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的产品供不应求,夏粮生产喜获丰收,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渠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时刻扛稳水质监测重任,邹庄村拉长猕猴桃产业链条,南阳儿女正按照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奋力书写出崭新的时代答卷。

 

躬耕杏林传薪火(小标)

 

 

     6月27日上午,雨后初晴,医圣祠内游人如织。

     刚摸过羊头的宁子睿和小宁是安阳人,同为大三学生的两人是叔侄关系。宁子睿就读于郑州财经学院,小宁则在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国医国药学院求学。

    “习近平总书记到医圣祠视察,侄女小宁第一时间就告诉我了。千年之前,张仲景心怀苍生、悬壶济世,被世人尊为医圣。”宁子睿说,他是27日一大早搭乘高铁到南阳的。

    祠内,苍柏掩映,翠竹环绕,碑林、墓冢,彰显出南阳厚重的历史人文底蕴。祠西,医圣祠文化园项目建设工地上,机声隆隆,车辆穿梭,仲景书院建设正在按照计划有序推进。

    作为我市“九大专项”中建设张仲景健康城专项的标志性工程,医圣祠文化园将聚焦“仲景、中医、文化”主题,打造传承仲景精神、弘扬中医文化、引领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龙头项目,并将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习基地和世界中医药文化地标。

    市张仲景博物馆馆长刘海燕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文化的殷切嘱托和期许,让他深感责任重大。近期将尽快启动张仲景博物馆这一核心建设项目,建好医圣祠文化园,守好仲景文化的根和魂,把医圣祠文化园项目打造成南阳的新地标和国内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月季花开富农家(小标)


     仲夏时节,万物繁盛。6月25日下午,南阳月季博览园内,数名员工正在修剪月季枝条。

     走进月季博览园,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点缀其间,各色月季争奇斗艳。慕名而来的游客或乘坐电瓶车,或步行,徜徉在月季花海之中,听讲解、闻花香、拍照片。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月季博览园,调研我市依托月季等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就业等情况。

    南阳月季栽培历史悠久,品种多、品质好、规模大,在全国享有盛名。我市是全国最大的月季苗木繁育基地,也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月季之乡”。

    南阳月季博览园由名贵月季品种展示园、藤本月季造型园、古桩月季园等组成。园区一期面积1000余亩,种植名优月季2000余种。自2010年10月建成以来,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00多万人次。

   “突出月季特色,加强科技研发,融合文化旅游,拉长产业链条,做大做强做优月季产业,把月季博览园建设成为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月季产学研基地和旅游目的地。”月季博览园经理赵磊已为园区规划出明晰的发展路径。

    科研中心建设、康养设施配套、生态景观优化、员工素养提升、智能温室大棚启用、全基质育苗、工厂化育苗……未来,月季博览园将同步推进上述工作,做强月季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带富一方百姓。


宛艾飘香扬美名 (小标)

 

    “查总,我先去厂房看看备货情况。”

      6月25日14时42分,一位浙江客商推开了查洪付办公室的房门。眼见查洪付点头后,客商闪身而出。

     “这是药益宝的老客户,着急往浙江发货。” 查洪付笑呵呵地告诉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了解我市依托艾草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就业等情况。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让“八大宛药”之一的小艾草有了新使命。仅5月份,药益宝的订单量与上月相比增加了10倍,其他南阳艾草企业的订单量也随之上涨。5月底,药益宝在天猫、阿里巴巴等平台开设网店,艾产品销量冲刺到全国第一。

     简而言之,市场如今更青睐“宛艾”,艾草鲜叶的价格从每吨6000元涨到了每吨8000多元。

     从初加工到深加工,科技赋能让艾草产业越做越红火。我市借助科研创新推进艾草种植、加工、研发、体验等全方位发展,打造艾草全产业链,推动艾草传统加工向新型工业化转型。

     目前,全市有人工种植艾草面积近30万亩、艾草企业1500多家,1300多家艾灸馆遍布城乡,艾草产品有六大类200多个品种,各类艾制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出口份额的90%以上,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艾草种植基地、艾草收购集散地和艾草产品加工基地,带动并形成了百亿级产业规模,10多万人从事艾草相关行业。

     “艾草制品既能就地取材,又能就近解决就业。”查洪付清晰地记得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我会加倍发挥干劲,把艾草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做大做强艾草产行业,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颗粒归仓获丰收(小标)

 

    炎炎六月,骄阳似火。

    邓州市的一块田地里,一行行高约20厘米的玉米苗迎风摇曳,绿油油的叶子展露出旺盛的生命力。

    “这些玉米苗是6月4日麦收后刚种的,出芽后正巧赶上下雨,眼下长势不错。”6月24日下午,当地工作人员李朋向记者介绍。

    习近平总书记赴南水北调中线渠首视察调研时,中途临时下车,来到这块田地,察看小麦长势,关心南阳的粮食生产。

   “地里当时种的是硬粒红麦优质品种,叫天民198。在我们这一带大面积种植,这个麦种平均亩产都在1000斤以上。要是管理精细到位的话,亩产可达1300斤左右。这块地肥沃且平整,小麦产量应该不错。”李朋说。

    南阳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处,气候温润,土壤肥沃,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工程河南粮食生产核心主产区,素有“中州粮仓”美誉。南阳耕地面积不足全国的1%,却是全国21个粮食年产量超百亿斤的地市之一,特别是小麦产量占全国的2.4%。

    5月28日,南阳进入夏收时间。夏收历时15天,全市共出勤各类农机具45万台(套),其中联合收割机2.3万多台次,小麦机收率达到99.5%。随着机收率的大幅提升和机手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全市平均小麦机收损失率由省定 2%的目标降低至 1.18%,今夏全市机收减损增收 8086万斤小麦。

 

护好清水润北国(小标)

 

    采集水样、分析数据、监测水质、研究课题,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渠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走下渠首大坝,乘船前往丹江口水库视察调研,并向该中心副主任黄进详细询问库区水质等情况。总书记对丹江口库区水质的挂怀,让黄进和同事们深感职责神圣、使命光荣。

    每到月初,该中心都会定时分组采集库区和入库河流水样,用两周时间监测数十项水质指标。近30人的通力协作,方能确保上述数据的真、准、全。

     一组组看似简单的数据中,凝聚着该中心监测人员的心血和汗水。

     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该中心已累计上传上报监测数据260余万个,各断面监测结果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II类水质标准,水质稳定达标。

     近期,随着新同事入职,该中心80后、90后的年轻人成了水质监测的主力军。

     用他们的话来说,“干劲十足,冲劲满满。要提升专业知识,提高实操能力,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和更加严格的标准,做好水质监测各项工作,为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宜居乡村入画卷(小标)

 

    阳光下的邹庄,一条条水泥路穿村而过,一排排小洋楼对称布局,宛若一幅五彩斑斓的的生态画卷。

   “每天工作5小时,千米长的路段必须保持干净、无杂物。”6月24日上午,年近七旬的“最美保洁员” 邹新曾正在邹庄村的主干道上清扫路面。

     2011年6月25日,邹新曾一家六口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从九重镇原油坊岗村搬迁至邹庄村。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调研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管理运行和水源地生态保护情况时,带着对移民搬迁群众深深的关切来到邹新曾家中,与邹新曾一家人亲切交流。

    近年来,邹庄村把全村662亩土地流转给京都果园农业有限公司,发展猕猴桃种植等特色产业。与此同时,邹庄村的烟叶和辣椒种植、光伏发电等一项项因地制宜的特色产业和项目建设,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2020年,全村人均年收入由5年前的5000元增加到13000元,越来越多的移民群众通过产业发展搭上了致富快车。

    “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邹新曾的儿子邹会彦说,总书记一番深情的话语振聋发聩,让乡亲们干劲十足,日子更有奔头了。

     眼下,村里用移民后扶项目资金购置设备,建好了厂房,购置了设备,准备开展猕猴桃深加工。今秋投产后,可实现村集体收益10万元。此外,还准备建设一座冷库,收储新鲜蔬菜错峰销售,增加村民收入。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邹会彦准备开办特色农家乐,带动乡亲们致富奔小康。

DSC_0294.JPGDSC_0302.JPGDSC_0303.JPGDSC_0316.JPGDSC_0228.JPGDSC_0232.JPGDSC_0285.JPGDSC_0261.JPGDSC_0173.JPGDSC_0179.JPGDSC_0190.JPGDSC_0211.JPG

微信图片_20210627144540_1.jpg微信图片_20210627144550_1.jpg微信图片_20210627143143_1.jpg微信图片_20210627143241_1.jpg微信图片_20210627143307_1.jpg微信图片_20210627143456_1.jpg微信图片_20210627143906_1.jpg微信图片_20210627142843.jpg微信图片_20210627143643_1.jpg微信图片_20210627143648_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