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报道引发各界强烈反响 防溺水教育 全社会在行动
本报报道引发各界强烈反响
防溺水教育 全社会在行动
本报讯(记者于欢)6月24日,本报以《白河,这12处水域最危险》为题,报道了市公安局水上公安分局通过本报首发防溺水警示图,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防溺水安全教育的事,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6月24日上午一大早,市第十四小学校长王静看到本报报道后,认为非常有教育警示意义,她立即安排各班主任在教室内向小学生们宣读本报报道,并安排部署孩子们写防溺水主题作文读后感。
市第一完全学校高中部负责人表示,该校将本报报道作为学生自习时必读的文章,以提升孩子们防溺水安全意识。
卧龙区体育中心相关负责人第一时间与记者取得联系,该中心将本报报道以微信公众号形式推送至辖区所有体育场所和学校,要求务必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并学会。此外,他们已着手摸排辖区内具有安全资质的游泳场所,计划向辖区中小学生公布一批安全的游泳场所。另外,他们打算将目前正在进行的“防溺水安全教育”进校园活动与本报合作,让暑期安全教育深入人心。
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市篮协、卧龙区足协等爱心组织负责人也纷纷来电称赞本报报道,认为将以本报报道为契机在行业内进行专项防溺水安全教育。
此外,6月24日上午,市水上公安分局联合市蓝天救援队走进上海福山正达南阳学校教学举行“珍爱生命 ”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赢得了师生的欢迎。
防溺水安全教育进校园 记者 于欢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