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区“中国曲艺之乡”授牌——
曲艺大咖唱卧龙
全媒体记者黄翠 张琼 通讯员张空 文/图
6月16日晚,卧龙区“中国曲艺之乡”授牌仪式暨中国曲艺牡丹奖艺术团“送欢笑”走进卧龙区专场演出,在南阳市第一完全学校举行。中国曲协副秘书长黄群为卧龙区“中国曲艺之乡”授牌。
中国曲协名誉主席刘兰芳、河南省曲协主席范军,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歌剧团原副团长、表演艺术家程桂兰,著名相声演员李金斗、付强等联袂当地曲艺演员为观众送上了一台丰富的曲艺大餐。
卧龙曲艺历史悠久,曲种繁多,特色鲜明,雅俗共赏,素有“书山曲海”的美誉。500多年历史的石桥镇大调曲有着曲艺“活化石”的美誉;从潦河坡镇走出的民间曲艺家夏金亭演唱的《李豁子离婚》、《小寡妇上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风靡大江南北;群众基础深厚,几乎村村都有能拉两段、哼几句的曲艺爱好者……
多年来,卧龙区的曲艺艺术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隶属于卧龙区的南阳市说唱团是国家级非遗南阳三弦书的传承保护中心,汇集了国家级“三弦书”非遗传承人雷恩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鼓词”传承人李国全,以及百余名国家、省、市、区级曲艺家协会会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近年来,南阳市说唱团紧扣时代脉搏,围绕脱贫攻坚、孝老爱亲、乡村振兴等体裁,创作出了一大批曲艺精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南阳市乃至河南曲艺争得了众多殊荣,成为曲艺战线上一面旗帜。
目前,卧龙区有民间曲艺艺人1900多人、民间曲艺队60余支,国家、省市区级曲协会员300余人,他们辐射和带动了曲艺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近年来,卧龙区把曲艺作为重中之重和卧龙品牌着力打造。坚持每年为说唱团拨付200余万元购买演出服务送文艺到乡村社区,坚持对获得国家、省、市奖励的曲艺节目给予重奖,坚持一年一度的全区曲艺大赛,培养曲艺人才和爱好者。城乡文化广场、大院、游园,“卧龙曲艺大家唱”活动蓬勃开展,全区从政府到基层,从专业团体到民间曲艺组织形成了上下联动,良性发展的可喜局面。
卧龙区委、区政府把创建“中国曲艺之乡”作为“文化强区”的一项重要内容,先后投入专项资金1000余万元,高标准打造了说唱团曲艺厅、石桥镇“田汉茶社”、区青少年宫、区文化馆等10多处曲艺阵地,又邀请国家省市曲协专家把关指导,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成功申创了“中国曲艺之乡”。
卧龙区将乘“中国曲艺之乡”创建成功的东风,加大培育力度,建立完善曲艺活动和人才发展机制,加强曲艺创作和队伍建设,更好地传承发展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创作更多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擦亮“中国曲艺之乡”这块金字招牌。
授牌
刘兰芳表演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