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朗诵会、古风舞蹈、传统曲艺——
文化赋能南阳景区的诗与远方
本报记者 王平
医圣祠的诗词朗诵会,卧龙岗的古风舞蹈和传统民俗,南阳市博物馆的汉礼、汉拓,内乡县衙的鼓儿哼、宛梆演出……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南阳各人文景点推出了丰富多彩的节目,林林总总的南阳文化元素格外闪亮。文化赋能,古韵今风交融,让南阳人文景区吸引了更多年轻一代前来寻觅诗与远方。
中医祖庭,风雅颂中弘扬仲景文化
凌霄花树下,艾草飘香、古音萦绕, 6月14日,端午仲景文化诗词朗诵大会在医圣祠举行。这不是医圣祠的第一次端午诗会,和诗以歌,和诗以舞,在风雅颂的诗意中感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特别是仲景文化,当是医圣祠举办此类活动的初衷。
“我悉心捡拾的伤寒,是我的柴禾/我寒窗苦读的金匮,是我的火把/冬天来了,我有必要在圣祠的仲景书院,把火升起……/围着经方的小火堆/想想你花就开了……”这是仲景文化学者、张仲景博物馆馆长刘海燕为诗词朗诵大会所写的诗《经方花开》。刘海燕说,本次朗诵会的诗词,除部分传统经典诗词外,大部分由南阳本土作家创作,内容紧密围绕仲景文化、南阳艾草产业等,“希望通过优秀的仲景文艺作品来传承仲景精神、弘扬仲景文化,坚定我们传承发展中医药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从2018年的仲景文化端阳诗词朗诵大会到2019年的仲景文化古典乐器演奏会,再到今年的端午诗词朗诵大会,医圣祠以一场场充满诗情的文化活动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诗词、古乐、汉服、传统舞蹈等,让古韵今风在景区内交融,向网友和游客展现出一幅诗与远方的画卷,让仲景文化的魅力在文化艺术中直击人心。“文化活动让景区‘活’起来,吸引我们走进这里来探寻先贤足迹。”青年学生刘珂说,这是她第四次来医圣祠了,“看诗词朗诵和文艺表演,参观学习仲景文化,能从中感受南阳中医药文化的浓厚氛围,也有了学习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信心。”
文化内核,对旅游发展的价值凸显
端午时节,卧龙岗、南阳市博物馆、内乡县衙等景区,分别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不同形式展示传统文化,丰富景区的外在形象和文化内涵,文化赋能,以文兴旅。
卧龙岗上, “穿越”回明朝的一家人为刚参加完考试的“哥哥”祈福,为“小女儿”点雄黄、系五色线、做香囊……还有祈福、游园、祭拜、斗蛋、投壶等各种活动,在这里,时不时可与“古人”来一场相遇,也可以深入地了解传统民俗文化,因此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南阳市博物馆也吸引了不少参观者,汉服汉礼展示,汉画拓片,投壶,精美的传统香囊,充满了古风古韵,让人漫步馆内,便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内乡县衙,除《知县审案》《知县县试》《知县招婿》等免费演出和“二十四节气文化展”、月季鲜花展等活动外,鼓儿哼、宛梆演出 、邓瓷技艺、泥塑展示等,让现场观众应接不暇、流连忘返。
本身为文化底蕴丰厚的人文景区和场馆,加上一系列文艺活动和文化元素的注入,让这些景区及场馆的关注度得到了持续提升。南阳市博物馆馆长王晓杰说,“在文旅融合的不断发展中,人们特别是年轻人文化自信逐渐有了全面提升,传统文化、非遗文化的注入丰富了景区及场馆的文化内涵,让游客能充分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景区及场馆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活”了起来,对旅游发展的价值正日益凸显。”
下面图为医圣祠文化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