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拟用稿616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
1.瞿秋白: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
(新华社南京5月10日电)
2.蔡和森: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
(新华社长沙5月10日电)
瞿秋白: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
近日,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乐之秋白”宣讲团以一首《赤潮曲》开始了其党史宣讲的第一课。宣讲团围绕“瞿秋白红色音乐作品”展开设计,带领大家感受秋白音乐的美妙,同时体悟秋白精神的伟大。
瞿秋白,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重要奠基者之一。1899年1月,瞿秋白出生在江苏常州,1917年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1920年以《晨报》记者身份赴苏俄采访,先后撰写多篇通讯,对苏俄的政治、经济、外交、工人组织、党的建设等做了系统阐述。
1922年,瞿秋白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1月,瞿秋白回国后担任《新青年》等刊物主编,发表大量政论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国情,考察中国社会状况,论证中国革命问题,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做出开创性贡献。
从1925年起,瞿秋白先后在党的第四、五、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
1927年8月,在中国革命处于严重危机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会议由瞿秋白、李维汉主持。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提出了整顿队伍、纠正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的任务,并选出以瞿秋白为首的新的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会后,他担任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常委、主席。
1931年1月,瞿秋白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此后在上海同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战线的斗争。
1934年初,瞿秋白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1934年2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委会委员、中央执委会主席团成员、中央执委会人民委员会教育人民委员,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他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任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宣传部部长。
1935年2月,瞿秋白在福建长汀被国民党军逮捕。敌人得知他的身份后,采取各种手段对他利诱劝降,但都被他严词拒绝。6月18日,瞿秋白坦然走向刑场,饮弹洒血,从容就义,时年36岁。
瞿秋白已逝,但他的信仰与理想、责任与担当,都留在历史的注脚里。位于他的家乡江苏常州的瞿秋白纪念馆由故居和纪念馆两部分组成,故居原为瞿氏宗祠,纪念馆通过实物、图片、多媒体等方式全面、科学展示瞿秋白革命、光辉的一生。
“今天是三月二十日。我又来。天气很好,风很好。你也很好。”“你为民族和人民的前途牺牲了自己,值得我不远万里再次靠近你,致敬!”……每一条参观者的留言都承载着他们对瞿秋白的敬仰。
“瞿秋白从青年时代起,就立志‘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瞿秋白纪念馆副馆长唐茹玉介绍,走进瞿秋白纪念馆东侧的游客中心“怀霜社”,第一眼就能看到瞿秋白的名言——“我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意在第一时间将秋白精神通过视觉信息传递给每一个参观者。据新华社电
蔡和森: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蔡和森纪念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和森蔡畅故居光甲堂、矗立着“蔡和森同志光辉一家”群雕的蔡和森广场……在革命老区湖南省双峰县,蔡和森,感动着一批又一批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
蔡和森同志1895年3月生于上海,4岁随母亲回到家乡湖南湘乡县(今双峰县)。当时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之下,社会动荡,人民困苦,政治黑暗。青少年时期,蔡和森同志就树立了“匡时救民”的远大抱负,立志改造中国。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他与毛泽东同志结为志同道合的挚友,成为湖南先进青年的表率。
1918年,蔡和森与毛泽东等同志在长沙共同发起组织了新民学会,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之后,蔡和森同志在留法期间提出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新民学会的活动方针,得到广泛赞同,产生很大影响。1919年,北京爆发五四爱国运动,在北京筹备旅法勤工俭学的蔡和森同志组织在京的湖南学生,投入了这场反帝反封建运动。
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和五四运动推动下,留法勤工俭学形成高潮。1919年底,蔡和森同志怀着对革命理想的热烈追求,远渡重洋赴法勤工俭学。他在法国感受着异国文明的冲击和思想潮流的激荡,“猛看猛译”马克思主义著作,翻译《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著作的重要段落,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及各国工人运动,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参与领导勤工俭学学生的正义斗争,与周恩来、赵世炎等一起筹组中国共产党旅欧早期组织,成为法国支部的创始人之一。他与陈独秀和毛泽东同志通信探讨建立共产党的问题,对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等问题提出了正确的主张,成为提出“中国共产党”名称的第一人。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党正式成立。蔡和森同志虽未参加成立大会,但他对于党的创建,在思想上、组织上尤其是在建党理论上做出了重大贡献。
1921年12月,回国不久的蔡和森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留在中央机关从事理论宣传工作。在党的二大上,他参与起草大会宣言,并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会后,他根据中央决定,筹备创办党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向导》创刊后公开发行,成为当时具有舆论指导地位的党中央机关报,也成为四亿中国同胞思想心灵上的“向导”。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蔡和森展现出卓越的领导群众斗争的才能,并在斗争中成长为杰出的群众领袖。蔡和森同志说过,只有书本上学习马列主义不行,还要有实际行动,在革命斗争中更能学到马列主义真理。
1931年,蔡和森同志赴香港指导广东革命工作,不幸被捕。在狱中他坚贞不屈,顽强斗争,直至英勇就义。“匡复有吾在,与人撑巨艰。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他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实践了当年立下的豪迈誓言,为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蔡和森作为党的二届至六届的中央委员,五届、六届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是党的早期历史的参与者和创造者。毛泽东说:“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
“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他第一个明确提出成立中国共产党,并率先垂范,为革命呕心沥血,英勇奋斗。他像漫漫黑暗中的夜明珠,以自己的智慧、行动,照亮积难深重雾海茫茫的旧中国的星空,找到救国救民的道路。”双峰县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蔡和森研究专家罗兴湖说,如今,蔡和森纪念馆每年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接待开展党性教育和主题党日活动400多场次。据新华社电
图片说明:
这是瞿秋白像(资料照片)。
这是蔡和森像(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