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民俗迎端午(影像)
品味民俗迎端午
本报记者 李金玺 周梦 张玲 文/图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夏意渐浓,端午节即将来临,家家门前艾蒲青翠,户户包粽十里飘香。
插艾草、戴香包、吃粽子、看龙舟争渡……无论时代怎么变迁,社会发展怎么变化,端午佳节,传统民俗, 深深镌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印记,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蕴含着积淀千年的民族情感,延续着民族文化的情感认同。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每家每户的门前,插上艾草,那淡淡的药香,沁人心脾,令人神轻气爽。
“香包襟上戴,娃娃逗人爱”。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用,给孩子佩戴香囊,也无不浸润着大人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殷殷期盼。
拿起粽叶、卷成甜筒状,装入糯米,再把粽叶折好捆紧,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端午吃粽,最难忘的也许就是母亲包的那个粽。她那双灵巧的手,把生活的甜蜜、对儿女的期望全部包进了粽子里。如今,各式口味的粽子随处可买,但最难忘的还是妈妈的味道。吃上一口妈妈亲手包的粽子,那份深沉的爱伴随着粽子的甜,温暖你我的心口……
包粽子
选香包
缝制香包
佩戴五色线
粽子配料热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