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谱写南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作者:  谢项伟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谱写南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南阳市委党校贾志军

  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南阳,先后考察了医圣祠、月季博览园、南阳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发表了重要讲话并作出最新指示。这是继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视察时提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培育发展新优势、推进新型城镇化“四张牌”等新发展理念和寄语“河南更加出彩”思想的赓续和延伸,河南人民倍受鼓舞,南阳人民备受激励,大家凝心聚力,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精神,谱写南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让南阳更加出彩。

  让水资源成为南阳出彩的“源头”。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南水北调工程时说,水是生命之本,文明之源,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遵循科学规律,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节水优先,坚持经济合理,加强生态保护,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淅川县陶岔渠首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更是承载着为豫京津冀近24座大中城市127个县(市区)7900多万人口提供优质水资源的重担。“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了保持水质,南阳还要持续坚持奉献牺牲精神,贯彻落实好水源地生态保护工作,宁肯经济发展缓一缓,也要保护好一库碧水永续北上,不仅要做保护水质的领头兵,更要做节水用水的模范兵。

  让粮食安全成为南阳出彩的“脊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稳住“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这次在南阳考察途中他特意下车查看小麦长势,指出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从培育好种子做起,加强良种技术攻关,靠中国种子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地攥在自己手中。对于14亿多人口的中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消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南阳是中原粮仓,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的基础上,要强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大力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牢牢扛稳粮食安全责任,为国家贡献自己独有的粮食贡献。

  让特色产业成为南阳出彩的“翅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月季博览园、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丹江绿色果蔬园基地猕猴桃等果蔬产业,指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加强地方优质品种保护。南阳月季培育出口业和艾草种植加工业近些年风生水起,香菇酱产业特色优势明显,南阳玉石开采、雕刻、经营历史悠久,有“中国玉雕之乡”的美称,特色果蔬种植日具规模,要立足南阳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将传统地方优势做成现代产业优势。要充分打造“一村一品一网红”格局,以适应现代营销新方式。要树立品牌意识,争创全国知名品牌,拉长产业链,提升产业科技含量,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主体,增加就业容量,让人民群众持续受益。

  让中医药成为南阳出彩的“基石”。南阳是医圣张仲景故里,中医药文化和产业厚植在南阳大地,具有深厚的独特的地缘优势和人文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行程中,首站就到张仲景的纪念地医圣祠考察中医药传承发展创新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南阳中医药发展既有资源禀赋优势又有传统文化优势,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中医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优秀传统文化瑰宝。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医药文化和产业,不仅具有文化传承和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双重支撑作用,更是能够发展成为让南阳出彩的基石。因此我们首先要强化仲景经方的开发,既要守正创新又要传承发展,让南阳成为中医药药方圣地;其次要持续加大中医人才的后续培养和发展工作,实现传统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让南阳成为健康养生圣地;再次还要加强中草药种植和质量监管工作,为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药材,让南阳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药都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