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人秦俊之十二 为师为范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奇人秦俊之十二 为师为范
作者:  李灵芝

奇人秦俊

李灵芝

  

  〖编者按〗2021年初春,秦俊的北宋九帝收官之作《大宋天子——宋徽宗》由东方出版社出版。该作洋洋350万言宏大篇幅,一部167年由建而亡、由盛而衰的大宋梦华录,讲述如何在乱世乘机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宋的休养生息,科技文化兴起,城市经济迅速发展,达到历史顶峰,然而战略国策失当,扬文抑武,后期君昏臣暗,压抑人才,最终不可逆转,走向衰落,繁华落尽,空留悲叹。

  

  秦俊是河南邓州人,一级作家。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从事地方史研究,发表文章近百篇,受到海内外同仁的赞扬和关注。后由历史研究而切入文学创作,出版长篇小说23部(含合著)、960万字,如《汉武大帝》《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汉宫残阳》《大宋天子——赵匡胤》等。并以其民间视角的创作方法,自成河南历史小说的一个流派。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张炯对于秦俊的小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河南南阳的作家,从姚雪垠起,到今天的二月河、秦俊,都致力于历史小说的创作,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1.png

  

  《奇人秦俊》一文最初发表在公众号《故乡旧事》 ,推出后好评如潮,很多人认为,现今社会像秦俊这样的人不多了,应该大力宣传。 作者(李灵芝,笔名辰语)通过对秦俊的深入采访,进一步挖掘出了许多秦俊身上动人有趣的故事。让我们跟着《奇人秦俊》,去认识一个更丰满的大作家秦俊。


十二、为师为范


1.png


  虽为市级领导、享誉全国的知名作家,秦俊依然平民心态,可谓粗缯大布裹生涯,衣食住行,简朴低调,出门行头是随手提个塑料袋或包装袋,笔呀药呀书呀文稿呀都装在里面,方便轻快,言谈举止还带着泥土味道,不怕人笑他土气。【详细】


2.png

国务院特殊津贴荣誉证书


  春种、夏忙、秋收、冬藏。大作家秦俊,历经近半个世纪的耕耘,仓储满满。现已是花甲之年,但依然年轻心态。从小到老不识闲的他,守勤抱朴,学富五车,笔耕不辍!


  他朴实无华!


  虽为市级领导、享誉全国的知名作家,秦俊依然平民心态,可谓粗缯大布裹生涯,衣食住行,简朴低调,出门行头是随手提个塑料袋或包装袋,笔呀药呀书呀文稿呀都装在里面,方便轻快,言谈举止还带着泥土味道,不怕人笑他土气。


  某次南阳市的工作会议在在南阳宾馆举行,正在入场时,有人找秦俊,问到在门口的市委副书记,副书记笑着说:“你进去瞧瞧,看谁最像村支书的就是他。”那人果然一找就准,在场的人忍俊不禁,哈哈大笑。


  前些天一位同事看了《奇人秦俊》,见到我说;“我认识他,有一年他在东方红影院给学生做报告,能说得很,但人土得很,说话也土,一看就是从西四县(南阳西部的镇平、内乡、邓县、淅川)出来的”。


  是呀,南阳市的人听西四县人说话,那优越感不亚于北京人听到河南话!


  不过现在按这个思路找他估计不奏效了,大作家虽没有衣华服戴名表,但已经是气度不凡、和当年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去日本访问时,六月天,他穿一个圆领衫,下飞机时带队的说都把领带系好,他把事先弄好的领带往脖子上一套,便向迎接他的日本人走去,把日本人和同行都逗乐了。他不会照相,也不爱照相,家里也没相机,想给嫂夫人带个礼物,就买了个傻瓜相机,拍照时拿翻了,一按快门,把自己的眼闪住了,同行们笑着说:你也成傻瓜了!。


3.png

接受采访


  他乡音不改。


  北大讲课回来后,他美滋滋地说:“北京人能听懂南阳话,没想到北大学生也爱听我的课,听得可认真了。”


  那肯定,学霸们怕不认真就听不懂您老人家说的啥。您那国家的 “乖”( guai),估计不少学霸不明白您老人家说的是他们中的哪个“乖”。


  一次在上海科技大礼堂作报告,面对上海一千多听众,秦俊仍是一口南阳腔。他起初还担心上海人听不懂,怕中途退场的多,谁知两个多小时的讲话,被听众的掌声打断了近二十次。结束后,他问一听众能听懂多少,人家说能听懂百分之四十,秦俊问他是哪里人,回答说老家是开封的。秦俊感叹道:“估计上海本地人连百分之三十都听不懂,他们可能也是揣摩点意思,上海人真的素质高,很友好,没人中途退场,给面子。”大作家真是魅力爆表!


  其实秦俊也试着用普通话讲课,但他说咋感觉太别扭了,没有南阳话说着发挥得好,心里也舒服。其实他还是带点邓州白牛音的南阳话!秦始皇真伟大,统一文字真的了不起,任你哪里的方言,写到纸上一目了然。


  几次谈话说到白河,他说成白牛,他根本就没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呀,你能分得清是白牛还是白河养育了大作家?


  他业精于勤!


  认识作家以来,亲见他的忙碌。几次拜访他,都因找他的人太多,谈工作,接电话,不能畅谈。刚开始我们一见他接电话或者来人就主动回避,后来他让我们就在旁边坐着等。我们也见识了秦主任工作的忙碌。后来只得电话联系。饭桌上等上菜的间隙,他还拿出书稿修改。


  他的一同事说;“秦主任平时工作那么忙,我们都看着呢,不知哪来的时间写作,真是奇了怪了,那么多书是咋来的,估计都是在晚上九点以后吧。”


  他的一个朋友说:你看他吃完饭,一句话不说,低着头蹭蹭往前窜,估计是哪道菜让他又有灵感了,赶快回去捣鼓菜谱去了,我们就不嗷叫他了,让他专心写。


  嫂夫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就从不闲着,出差回来,我放下包都要先休息休息,他是放下包就去看书或写作,勤奋得很。”


  秦俊自己说,他是在晚上、周末、节假日的时候进行创作的,毋庸置疑,是三余三上、积沙成塔,集腋成裘,持之以恒才花儿绽放。


  我看到他办公室有一袋子油笔芯,好奇,问哪来的,他说这是从2014年至今,写《春秋五霸》以来用完的空笔芯。


  铁杵磨成针,这功夫也太深!


  他坚韧不拔!


  搞地方志是一个苦差事。


  研究地方志早期,他骑着自行车带着干粮上路,走村串巷。刚入职时,条件差,跑郑州,上开封,下县城,都是到车站坐大客车,人多时只能一路挤挤抗抗地站着,这些都不算啥,苦出身的秦俊受得了这些路途颠簸。


4.png

5.png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荣誉证书


  最让人受不了的是伤了自尊,但他也承受了!


  写《别廷芳演义》时,一位在宛西工作过的共和国副部级领导知道后,让人给他传话,说要敢写别廷芳,就要到中央领导那里告他。秦俊想自己没做亏心事,不怕谁敲门。历经坎坷此书终于面世,结果这位领导看后对他大加赞赏,回南阳时还叫秦俊一起吃饭,相谈甚欢,化敌为友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央号召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秦俊就想编一本《南阳英烈谱》。经筛选,其中一位先烈叫王庚先,是辛亥革命时河南革命军副总司令,为辛亥革命做出很大贡献,后被别廷芳民团杀害。王庚先烈士是邓县人,是帝王作家姚雪垠的岳父。


  当时材料难找,秦俊就怀着崇敬的心情给同乡兼偶像的姚雪垠写信,希望得到帮助。快出书时也没等到消息,他不放弃。后来秦俊发现姚雪垠在给岳父写的墓志铭中,介绍了王庚先的事迹,写的很好,就把它加上标题和标点符号,收入《南阳英烈谱》中,出版后他还把书寄给姚老,请求斧正。


  秦俊很是善解人意地说:“那时候很多文学青年爱给作家写信,估计姚老都没看到信,被秘书处理了,但书他应该是看到了吧。”


  后来姚老回南阳时见到秦俊,客气地说:“你是学历史的,也是河大毕业的,咱们还是校友呢!基本功不错,敢把我的文章加标点并且还没加错的,在中国不多,有功底。你也可以写历史小说了。一会儿他们要我写字,我也给你写一幅字。”这句话给秦俊很大鼓励,也是对他的肯定。


  我骄傲!原来和这两位大作家都是校友!下面还有位河大校友!


  南阳人杨鹤汀,是辛亥革命后南阳的第一任知府 ,他大儿子杨廷宝,河大校友,后来到清华、美国深造,担任过世界建筑师协会副主席,是20世纪海内外公认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大师。秦俊要为这对杰出的父子写传记。他风尘仆仆找到时在郑州、颇有建树的杨鹤汀的小儿子(省法院政研室主任),首先自我介绍,说明来意,希望得到帮助,提供些资料。估计对方看他土里土气的,形象也不咋样,不像做学问的人,就说:“我父亲和哥哥的事,我自己都写不了,你能写?”连座也没让,别说喝口水,就送客了!


  秦俊不气馁,跑了很多地方,想尽办法,找到他们家人自己都找不到的资料,为二位大师写了传记,分别在《河南文史资料》和《中州今古》上发表。这位杨先生看到后很认可,也很感动,从郑州到南阳找秦俊,结果是二人结为忘年交。


  这秦俊遇到困难是愈挫愈奋,内心强大,磨难中开花。想来我等凡人,动辄伤了自尊,一颗玻璃心被摔碎一地,最终一事无成1


  一棵迎客松,一株凤尾竹!


  他虚怀若谷!


  他出名了、当官了,但没有盛气凌人的官架子,也不讲究文人清高,和他相处平易融洽,轻松愉快。


6.png

接受采访


  初识大作家,有种高山仰止的崇敬,不敢多说话,生怕班门弄斧、贻笑大方。第一次见他是在2018年春天去方城独树的路上。恰我正在写《故乡旧事》那篇《西游记》中的南阳元素,心存疑惑,就斗胆向他请教:“ 鲁迅认为孙悟空原型源于桐柏巫支祁的传说,我偏重于新野猴戏,请问您怎么看?”


  谁知,他癔症一下,秦俊大专家把南阳的人和事研究个底朝天,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哪家老祖宗他都能说出个甲乙丙丁子丑演卯,哪料到有人会请教他一只猴子的身世。难道还得研究猪八戒的身世以备顾问不成?


  他问:“我咋没听说过鲁迅的这个观点,哪里看的?”我说看鲁迅先生书上说的。秦老师就让我告诉他哪篇文章。我回家后仔细查找准确,短信告诉他。


  看来专家也是有短板的!但是人家虚心,短板也补齐了。


  这正是:泰山不让辞杯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啊!大作家给我这半瓶水还老想咣当的人现身上了一课: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png

和读者交流


  为文为人,为师为范!


  南阳著名作家周同宾、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是秦俊多年的好友。


  周老师谈秦俊:“首先,秦俊非常勤奋,出版多部小说,共900多万字,从数量上说已经超过二月河了。他大学时学的历史专业,写历史小说根基比较好,他作品的取材多来源于他研究的历史人物,有历史的真实性,同时还有民间性,他和一般人写的小说不同,不是史学家或文化学者写的历史小说,而是民间出身的当代作家写的历史小说,他的小说很多地方象民间故事,比如《大宋天子——赵匡胤》中的千里送京娘等,这在以前戏曲里、民间故事里有,正史里不一定有,但为了写赵匡胤这个人物,他都写上了,所以他的小说非常好读,作为一位普通读者很爱看,拿起小说容易读进去。他作品语言正是小说的语言,有点像《水浒传》里的语言,经过加工的白话口语。”


  谈到秦俊的为人周同宾老师感慨道:“秦俊是南阳一大好人呀,我早说过,他是只办好事不办坏事,只种花不栽刺,只搭桥不拆路,是十分重情义的人,有一副热心肠,对朋友以心相待,他的作品正像他和读者敞开心扉在说话一样,那么清新自然流畅!”


  没有文人相轻,只见惺惺相惜!


  解放军报高级编辑、《长征论坛》主编、副高级文职干部、北京市杂文学会常务副会长、我国著名杂文家和评论家李庚辰先生,也就是在《人民日报》发表《南阳好人多》的作者,一句话高度概括了秦俊:多产秦俊堪为师,名士更是大好人!


8.png

秦俊和周同宾一起


  (未完待续)


编辑:张优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七峰山传说之玉皇大帝传奇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