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人秦俊之六 青春无悔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奇人秦俊之六 青春无悔
作者:  李灵芝

奇人秦俊

李灵芝

  

  〖编者按〗2021年初春,秦俊的北宋九帝收官之作《大宋天子——宋徽宗》由东方出版社出版。该作洋洋350万言宏大篇幅,一部167年由建而亡、由盛而衰的大宋梦华录,讲述如何在乱世乘机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宋的休养生息,科技文化兴起,城市经济迅速发展,达到历史顶峰,然而战略国策失当,扬文抑武,后期君昏臣暗,压抑人才,最终不可逆转,走向衰落,繁华落尽,空留悲叹。

  

  秦俊是河南邓州人,一级作家。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从事地方史研究,发表文章近百篇,受到海内外同仁的赞扬和关注。后由历史研究而切入文学创作,出版长篇小说23部(含合著)、960万字,如《汉武大帝》《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汉宫残阳》《大宋天子——赵匡胤》等。并以其民间视角的创作方法,自成河南历史小说的一个流派。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张炯对于秦俊的小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河南南阳的作家,从姚雪垠起,到今天的二月河、秦俊,都致力于历史小说的创作,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1.png

  

  《奇人秦俊》一文最初发表在公众号《故乡旧事》 ,推出后好评如潮,很多人认为,现今社会像秦俊这样的人不多了,应该大力宣传。 作者(李灵芝,笔名辰语)通过对秦俊的深入采访,进一步挖掘出了许多秦俊身上动人有趣的故事。让我们跟着《奇人秦俊》,去认识一个更丰满的大作家秦俊。


六、青春无悔

  

1.png

  

  家贫,他不抱怨;相貌平平,他不自卑。他用勤奋强健了自己的臂膀,用知识垫起了自己的身高,为自己挣得了荣誉和尊严。寒门子弟成功逆袭!

  

  忆往昔峥嵘岁月,秦俊神采飞扬。只是四年也没钱尝尝开封的灌汤包,成了他一个小小的遗憾!工作两年后他出差到开封,才特意买了几笼慢慢地品了半天!

  

  河南大学四年的修炼,铸就了别样的秦俊!

  

2.png

河南大学校门

  

  一踏进百年老校河南大学的校门,秦俊就感觉自己像长了一双翅膀,总有想飞起来的冲动!看着巍峨雄壮的大礼堂、古香古色的教学楼,他被这静穆的校园氛围深深地吸引了,仿佛看到了前辈范文澜、冯友兰、杨廷宝等大师向他款款走来。在这里,有渊博的教授,热情的同学,心仪的图书馆,还有一墙之隔的铁塔,碧波荡漾的铁塔湖,他爱上了河南大学。龙廷、相国寺,包公祠……古都开封使他瞬间梦回千年,那是一幅怎样的绝代画卷,才能展现出那金戈铁马大江东去的雄浑壮阔和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十里长亭?

  

  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学生涯,他知道什么叫寸金难买寸光阴!他比同班中年龄最小的同学年长近八岁,一想到自己大学毕业时已近而立之年了,他心里就有强烈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吃糠咽菜长大的秦俊不在乎生活的拮据。学校每个月发29斤饭票,18元的菜票,他精打细算,每月都能省出个四、五元做零用钱,比上内乡师范时宽松一点。非必要的日用品他一概不买,但不忘放假时给家人带点开封的五香花生、面包什么的特产。

  

  衣服、鞋子都是妈妈一针一线做的。刚入学时,没出过远门的妈妈听见过世面的邻居说开封在北方,那里冬天风沙大,比家里冷得多,就给秦俊买了套毛衣。在农村人眼里这东西是奢侈品,主贵得很,邻居还交代这衣服可不能洗,洗了就不暖和了,秦俊真的五年都没洗过一次,穿在身上应该够暖和够味道吧!反正自己是久入芝兰之室不闻其香了。一直到工作后,处个对象,他和朋友一起到县城里看人家姑娘,淋了雨湿透了,姑娘帮他洗,一连洗了四五遍,水都是浑的,姑娘洗着哭着,心疼他可怜,但最后还是嫌他太脏吹了。

  

  那时大学生没有在外兼职什么的,要是现在凭秦俊吃苦耐劳的那劲头,肯定生活会好一点,还有可能给妈妈挣点看病钱。

  

3.png

河南大学大礼堂

  

  他的关注点是学习。

  

  秦俊的课余时间几乎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好学生秦俊也有不想听课的时候,但他逃课不是在宿舍睡懒觉或者逛街什么的,而是在图书馆看自己喜欢的书。时间长了,管理员们都认识他,对这个学生也特殊对待。图书馆里有一部分藏书只对老师开放,他可以借出来。特别是有一位姓韩的管理员,是刚被平反的右派,秦俊帮他打扫卫生,收拾书架,二人就成了朋友。韩老师对秦俊开了绿灯,他不仅可以享受老师待遇,而且还有一部分书在文革时被视为毒草下架了,堆在仓库里,等待重新整理上架,秦俊就帮韩老师整理归类,这也使他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珍贵资料,比如《怪杰别廷芳》、《彭禹廷事略》等,对他后来研究宛西自治有很大的帮助。

  

  在这里,秦俊挥洒着青春,流淌的汗水汇成知识的海洋,丰富并升华了他的人生!

  

  河南大学历史系在全国名列前茅。他热爱这个专业。他的勤奋引起了毛建予教授的注意。毛老师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在南阳内乡教学,亲历宛西自治。当他知道勤奋的秦俊是南阳人时,下课后叫秦俊到办公室:“来,咱两个拍会话。”

  

  毛建予教授对他说:外国人对中国的历史研究很细,他们不只研究咱们的国史,还研究咱们的县史,研究咱们的地方人物、风俗民情,已经引起了史志界的重视,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要编地方志,你毕业之后啥都别干,就写地方志,你可别小看地方志,它是一方之全史,还可补正史之不足,再说地方志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容易出成果,这些话秦俊感触很深。

  

  求学时期有幸遇到老师正确指点,对青年人的一生的影响太大了!

  

  此后,秦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在宛西(南阳古称宛)搞地方自治的历史人物别廷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为邓县人,秦俊从小就听到过许多关于别廷芳的传说,由于国内史学界对别廷芳缺乏研究,评价也有失公允,而美国学者的研究却比较深入。到底别廷芳是怎样的一个历史人物,秦俊想拨开迷雾,一探究竟,

  

  假期回乡,秦俊借一辆破自行车,背着干粮,走遍内乡、邓县、镇平、西峡、淅川宛西五县及南阳城,访故人,找实物,寻遗址,搜集行将湮没于民间的真实的第一手史料。

  

  当年亲自参与过宛西自治的人此时已是硕果仅存。他打听到内乡灌涨有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是别廷芳的马弁,跟随别廷芳多年,就前去拜访。

  

  诸多原因,老人不愿说过去的事情。大学生秦俊看到老人身患肺病,一到晚上,咳嗽不止,他就在老人家里陪老人三天两夜,给老人倒痰盂、聊天。看老人还是不松口,他就发挥自己的的能处,另辟蹊径,把自己知道的有关别廷芳的事讲给老人听,毕竟是道听途说,难免有出入。老人一听就急了,开始给他纠错,不是这样的,应该是那样的、、、、、、老人慢慢地就打开了话匣子,讲到激动处,会咳嗽地喘不上气,秦俊就给他烧水买药。就这样,老人把尘封往事全盘托出,他搜集到大量即将消逝的独家资料。

  

  此时的秦俊真是真诚中不乏狡黠!

  

4.png

再聚首,我心依旧

  

  别以为秦俊完全是个书呆子,周末偶尔也有娱乐活动!人家奇人还娱乐出了大新闻!

  

  一周末和老乡到学校大礼堂看电影。五分钱一张票,他们进场后看到同学的位置被别人占了,就交涉,发生了争执。要是对方也是学生就好说,可谁知道对方是一伙开封市的混混,对着同学骂骂咧咧动手动脚的,胆小的同学被吓跑了。从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的秦俊顿时怒从心中起恶从胆边生,路见不平一声吼,非要跟人家理论为同学讨回公道不行,结果被这群小混混打了一顿。这次见义勇为被开封师院学报和开封市电视台做了报道,他也被学校评为优秀共青团员。

  

  学习的劳累,奔波的疲惫,秦俊乐在其中。学习之外唯一牵挂他心的就是身患重病、依然劳作的母亲!

  

  大学最后一个暑假里,妈妈已经病得起不来了,秦俊忙完家里忙地里,伺候了妈妈再伺候妈妈种的庄稼。到了开学的日子,妈妈把秦俊喊到身边,在枕头底下摸索出一个旧布卷递给他,秦俊打开一看里面卷了六十元钱。原来秦俊曾带一位洛阳市的同学来农村玩,妈妈看到小伙子手腕上带一块牡丹牌手表,六十块钱,就悄悄地攒了这六十元想给儿子也买一块。为了自幼就知道为家里分担的她最爱的儿子,为了让有出息的儿子在外也体面一点,为了攒够这六十元钱,不知道妈妈多少次在烈日下、在寒风中耕作,在泥泞中背着沉重的烟叶、粮食去集市上叫卖,祈求地注视着每位走过来的买主,一分一分地和人讨价还价,然后数着换来的一把零钞,小心地点清楚、包好、藏起来,日已过午也舍不得买个充饥的馒头。不知道妈妈攒了多长时间,更不知道妈妈数过多少遍!此时妈妈讲话已经很吃力了,她拉着秦俊的手,轻轻地摩挲着,秦俊已是泣不成声了。

  

  妈妈最后微笑着、断断续续地说:“开学了,你快走吧。我这病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秦俊知道妈妈的心,他知道顺了妈妈的心就是孝,拿起行李哭着返校,刚到车站,家里就来人追上他:妈妈走了!

  

  在妈妈的坟前,秦俊长跪不起!

  

  怀里揣着妈妈给的钱,秦俊长歌当哭,回到了学校,他知道,天上的妈妈在微笑着看他呢!

  

  极度的悲痛和营养不良,把一向健康的秦俊彻底压垮了。一天正自习时,他突然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晕倒在教室里。同学们急忙把他背到医院,医生诊断为癫痫。秦俊说:医生开了治癫痫的药,吃了很长时间,后来再也没有发作过,也不知道当时是误诊了,还是治好了。

  

  工作后秦俊可以报答妈妈了,可子欲养而亲不在,每每提及母亲,就见他两眼湿润、话语哽咽!给朋友母亲吊孝,他跪在灵柩前磕头行大礼。

  

  我们知道,他跪拜的不仅是一位妈妈,而是普天下为子女含辛茹苦不求回报的妈妈们!

  

  家贫,他不抱怨;相貌平平,他不自卑。他用勤奋强健了自己的臂膀,用知识垫起了自己的身高,为自己挣得了荣誉和尊严。寒门子弟成功逆袭!

  

  忆往昔峥嵘岁月,秦俊神采飞扬。只是四年也没钱尝尝开封的灌汤包,成了他一个小小的遗憾!工作两年后他出差到开封,才特意买了几笼慢慢地品了半天!

  

  河南大学四年的修炼,铸就了别样的秦俊!

  

  韬光养晦四年的秦俊,捧着历史学毕业证书载誉归来了。

  

5.png

右一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环球广播资深主持人郭丹


  (未完待续)


编辑:张优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