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赓续医脉传承仲景文化 内涵发展弘扬民族瑰宝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要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
作为医圣故里唯一一所医学高校,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七十年来以传承和弘扬仲景文化为己任,赓续医脉,把仲景精神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走出了一条内涵特色发展之路。
该校先后与美国哈森大学、日本大阪滋庆学园、马来西亚林肯大学等国外高校合作办学;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仲景学子”已成为全国知名的品牌;拥有国务院津贴专家、全国仲景国医导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等180余人,拥有中药分析实验室等十多个国家级、省级实验室,独创“李氏针灸” “中医微创针法”, 设立南阳艾草产业学院……
南阳医专已成为中医文化和人才的汇聚之地。
传承仲景中医思想 仲景文化薪火相继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南阳医圣张仲景作为中医理论的集大成者,不仅秉持医者仁心、悬壶济世,留下了一个个佳话,而且由他编写的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更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现在仍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
创设于1951年的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专业,七十年来凭借医圣故里这一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在吸纳南阳民间深厚的中医药文化遗产的同时,一直坚持传授张仲景中医知识,传承张仲景中医思想,发扬张仲景中医文化,培养了无数中医人才。
特别是1985年,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的指导和协调下,在我市创办了张仲景国医大学。该校也是全国131所高等医药院校中唯一独立设置中医药专科的学校。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朱学范、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其武受聘担任学校名誉校长,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题写校名,华罗庚、冯友兰、曹禺等知名专家学者题词祝贺,共有国内外300多名中医大家受聘客座教授,莅校登坛授课,成为传承仲景文化的殿堂。
高擎仲景医学旗帜 赓续医脉内涵发展
守正创新,传承发展。
七十年来,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传承和弘扬仲景文化为己任,高擎张仲景医学教育的旗帜,赓续医脉,把仲景精神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将“仲景精神”内化为全校师生的精神品格,走出了一条内涵特色发展之路。
至今,张仲景国医大学原址大门、牌匾、教学楼等文物保存完好,同时还设立了仲景文化特藏馆、全国一流的中药标本馆,将张仲景国医大学的特色刊物《国医论坛》提升为国家级刊物,守住了张仲景国医大学的“根和魂”。
近年来,南阳医专依托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基地,国家精品在线课程,国家骨干专业和国家级创新中心等雄厚的实力,科研教学成果层出不穷,建立李氏针灸处方学体系填补了针灸处方学研究的空白;王宇卿博士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科技厅项目,对仲景经方泻心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泽泻汤等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揭示了其效应物质及作用机制等科学原理;兼职教授吴汉卿发明“中医微创针法”被纳入“一带一路”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科技项目;创立中国解剖网站、成立全国药用菌物专业委员会,设立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去年建设的黄氏小儿推拿重点实验室,开创了我国在中医小儿推拿传承领域方面,建设独立的研究型实验室的先河。
目前,该校拥有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全国仲景国医导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中医基础优秀人才、省名中医、河南省创新人才、省市学术技术带头人180余名;荣获“仲景学术传承集体奖”等,“中医学专业群”被确定为河南省 “高水平专业群”;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南阳医专屡次摘金夺银;该校参与中国赞比亚第19批医疗队全体队员荣获南阳市“最美医生”荣誉称号,郭遂成教授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刘荣志教授被评为“2019年度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
弘扬张仲景中医文化,培养急需的实用型中医专科人才。
建校以来,该校为社会培育了众多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仲景学子”。输送各类医药卫生人才10余万人,南阳市、县、乡医院院长、护士长和医护业务骨干75%以上都是南阳医专毕业生。“仲景学子”品牌被授予2012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4月21日,GDI智库发布“GDI高职高专排行TOP1000榜(2021)”,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医学院校第一。
仲景中医思想已经超越民族、时代和国界,成为全人类的健康至宝。
发掘仲景中医文化 打响“宛艾”品牌
4月29日,南阳艾产业学院正式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挂牌成立。这是南阳医专专注发展张仲景中医文化的又一举措。
弘扬仲景知识,发掘中医文化。南阳医专在进行中医教学的基础上,时刻不忘弘扬仲景中医文化的根本任务,积极发挥中医药研究方面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充分发挥各创新平台的引领作用,深化产学研合作,为南阳艾草及中医药产业发展蓄势赋能。
南阳中药材资源丰富,拥有山茱萸、辛夷、裕丹参、桐桔梗、宛艾、夏枯草、金银花、唐桅子等“八大宛药”。为了将张仲景中医文化中的“药”文化推广开来,从2014年开始,从“艾草”入手,南阳医专开始依托科研中心下设的南阳市艾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阳市艾草标准化研究重点实验室开展艾草研究,先后获批了多个国家和省、市创新研究平台和学术机构,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众多研究课题,研究成果明确了宛艾的诸多技术问题,在学术界叫响了“宛艾”品牌,为宛艾地理标志产品申报和道地药材基地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南阳艾纳入国家道地药材建设规划提供了数据支持。
同时,与河南三统农业科技有限实业公司合作,共同研发配方艾灸条、美容养颜方等养生保健产品及仲景体质养生粮产品,扶阳灸贴等产品已批量生产;联合卧龙艾产业协会和南阳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发布了一系列艾制品标准,在南阳艾草企业推广应用,承担了《河南省中药炮制规范》艾草及其炮制品标准和中国中药协会艾草相关标准的研究工作。
随着南阳艾产业学院的成立,南阳医专已经形成了艾草从药材研究到产品研发,再到生产经营、人才培养、行业标准制定的一整套中药材开发方案,为进一步深化张仲景中医思想,推广弘扬张仲景中医文化提供了新的路径。
弘扬仲景中医文化 助力建设中医药都
弘扬仲景精神,传承仲景文化。
七十年来,南阳医专将“把仲景文化继承好、发掘好、弘扬好”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广泛开展学术研究和活动,助推南阳建设中医药名都。
仅2020年,该校就出版发行了《仲景文化与养生》、《仲景养生文化健康服务指南》两部著作。其中《仲景养生文化与养生》在该校中医养生保健专业教学开设为专业选修课程。同时,该校还发表了《促进张仲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对策研究》、《提升张仲景文化国际华语权问题研究》等论著;完成结项河南省中医药文化与管理项目《开展对外交流、传播仲景文化的途径与方法研究》和《张仲景养生文化与健康服务应用研究》,并获南阳市发展研究成果一等奖等。
不仅如此,该校还启动河南省中医药创新团队培育计划,培养20名领军人才和一批创新团队;建立高年资中医医师带徒制度;与企业、社区、中医堂深入进行项目研究合作,利用中医堂内健康大讲堂传播仲景养生文化及大众养生保健知识;加强校企合作,到本地企业金地艾叶有限公司等地实地考察,研究开发产品;组织师生深入南阳各社区和小区进行义诊,开展八段锦、易筋经义务教学,开展养生保健知识宣讲培训;利用市区的中医场所和社团组织定期开展儿童常见病预防、养生保健知识讲座……
博大精深的仲景中医文化,在南阳医专的推广下,正焕发出璀璨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