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仁庆:回高庙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刁仁庆:回高庙
作者:  刁仁庆

      今年初夏的一天,细雨蒙蒙,我随着南阳市宛城区作协采风团来到了高庙镇采风。

  

4.jpg

  宛城区作协到高庙镇文学采风


       高庙,是我工作过的地方。

  

  2005年10月,组织上安排我到高庙工作。2008年的3月我离开高庙。一共在高庙工作了两年零五个月,与我在其他工作单位相比,时间不算太长,但在这短短的两年零个五月里,高庙这个地方,让我久久难以忘怀。原因是高庙在我心灵里深深地打下了烙印。自从离开高庙以后,我无论走到哪里,我始终感觉我就是高庙人。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在我的生命过往中,高庙是重要的一站。

  

  高庙现在已经撤乡建镇,与过去相比,现在经济也繁荣了许多。过去是个纯粹的农业乡,工业底子相当薄,没有规模不说,单个零星的工业厂家也很少。第三产业单一,没有抗风险能力。农业产业没有形成产业链,深加工没有优势。那时的高庙是一个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方。

  

  高庙位于宛城区、社旗县、唐河县三县区交界处。耕地面积8.6万亩,人口5万余人。就面积来讲,不算个大乡镇,就农业来讲,是个农业大镇。

  

  这个地方为什么叫高庙?我说不清楚,我请教了很多文化人和研究历史地名的老师,大家也都说不清。高庙这个名字,滥觞于何时何处真是难以追溯。从字面上看,这个地方很早以前很可能是个规模较大、建筑规格较有特色的庙宇,并且地势较高,所以人称高庙。这里的民间有“蓝天之下有白云,白云深处有高庙”之说。也就是形容当年这里的庙堂高到云彩上边。从周边地名上看,也证明这里曾经是个大的庙宇。西边10公里处有个茶庵村,一般来讲,有庵就有庙,有庙必有庵,庙邻庵,庵邻庙。茶庵村现在是乡镇所在地,从茶庵村的规模上看,高庙当年就是一个大的庙宇。从地形上讲,这里是建庙的好地方。高庙区域是桐河的发源地,直奔唐河、汉江的桐河水就是从这里发源的。从这里再往上追溯是小清河,小清河再往北上就是黄河流域,往东就是淮河流域。这里三面环河,地势走高。佛教追求站得高看得远,又喜欢水源净地,所以在这里建筑寺庙,是符合佛教建筑学理念的。然而,这里现在没有庙宇的任何痕迹和文字记载。古代时候的高庙规模,我们只好去猜测。现在的高庙也只是一个地名罢了。想到这里心里有些遗憾和失落。

  

  我离开高庙已经10多年了,近日来采风,我体会到了高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发生了质的变化。过去人称高庙是“三尾”,即路尾、水尾、电尾。

  

  路尾就是道路的末尾地段。高庙地处偏僻,乡村道路基础较差,大多都是土路,下雨天道路泥泞难行,而且断头路很多。那个时候,这里的老百姓常说,高庙立天三尺三,想出高庙难上难,有车无路难行走,雨天泥泞苦难言。

  

  水尾就是水利设施的末端。那个时候一旦遇上大旱天,上游群众到处堵水截水浇地,渠道里的水很少能流到这里。这里农田常年用不到渠水。然而,一旦下大雨,上游的水大都泄洪到这里,如果遇到暴雨,这里就会形成水灾区。老百姓说,我们这里是旱天水不来,涝天水涛涛。旱天一定会减产,涝天一定会绝收。

  

  电尾就是这里远离变电站,高压电输送到这里自动变成了低压电。过去这里农用电设施落后,负荷重,常年供电不正常。照明用电就不够用,更谈不上农业生产用电了。老百姓说,晚上用电电不来,白天不用它亮堂,电驴电摩带不动,抽水打面没指望。

  

  总之,“三尾”就是形容这里远离市区,比较偏僻,交通不便,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经济不发达。

  

  而今天这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是农村道路方面:现在高庙辖区的田间道路四通八达,而且全部是油路。村里的道路经纬相连,户户相通。不少采风人员说,看着高庙镇的农村道路,都情不自禁地想唱电影《青松岭》插曲《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

  

  其次是水利方面:现在高庙辖区再也不缺水了,能渠道灌溉的农田都采取了渠道灌溉,不能渠道灌溉都采取了机井灌溉,现在整个高庙辖区内没有漏灌面积。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因为高庙的农业有了灌溉的水源,所以年年都是大丰收。

  

  再次是用电方面:现在高庙镇的农用电网全部进行了改造升级,全天24小时不停电。过去随时停电的现象再也不会发生了。

  

  这三方面的变化,都是高庙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着民生工程而开展的工作。高庙镇党委书记徐良说,关注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这些年来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紧紧围绕民生课题进行农业大规划、大投入、大建设、大开发。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提高,使高庙的农业有了后劲儿,有了强劲,农业丰收有了保障。

  

  二是高庙镇以田园风光、生态廊道、空气清新为特色,认真打造美丽乡村。目前全镇已经打造出古色村庄、彩色村庄、文化村庄、文明村庄、环保村庄、田园村庄、生态村庄、水系村庄等美丽的村庄10多个。以400亩莲池为特色的谢营村,前年被河南省定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试点村。以全长3600米,拥有1300多棵老柏树的邰庄柏树走廊,吸引来了方圆几十里的游客到这里观光旅游采风。来到这里的不少游客说,只知道山东曲阜孔庙有柏林,不知道南阳高庙有柏廊,高庙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涌现出很多先进村,如粟盘村。我在这里工作的时候,粟盘村是个偏远偏僻交通不便,环境乱脏差的落后村。这次我来到粟盘村,看到了这个村的村容村貌,让我大吃一惊,我真的没有想到,过去曾经那么落后的村,现在居然变成了具有中原乡村特色的美丽村庄。村干部介绍说,在创建过程中,共拆除各类危旧房屋22处,猪圈厕所21处,硬化道路2800米,栽植风景树2000余棵,绿化面积7500平方米,安装路灯20盏,配备保洁员10名,垃圾清运车一辆,新建固定垃圾池8个,购置移动垃圾桶20个,新建标准公厕两座,文化广场一座,美化墙体15000平方米。现在的粟盘村,可以说是人居环境条件比较好的模范村庄。

  

  高庙镇还培育了葡萄基地、梨树基地、石榴基地和构树种植基地等特色农业基地。加上农业项目示范区的田成方、林成行、路成网、沟相连、渠相通的田园风光,高庙镇的田野风貌真正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近年来,有很多省内外摄影、美术、文学、影视、设计、绘画等艺术家到这里采访采风、写生创作,把这里的田野当成了天然的艺术创作基地。

  

  三是发展民族经济为龙头,带动其他经济模式均衡发展。高庙是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区,畜牧养殖业有一定的基础,养殖业和农业产品深加工业已形成规模。黄池陂村是个回族村,村民有经济头脑,养牛养羊是他们的习惯,目前全村共养黄牛3000余头,养羊4000多只。大型黄牛养殖场、养羊场4个,中小型养牛养羊场20个。现在整个黄池陂村是以养殖业带动肉食加工业,肉食加工业带动冷冻储藏物流业。全村共有屠宰加工、冷冻储藏企业50多家。黄池陂村的肉食产品销往武汉,广州,新疆,甘肃等地。健康的民族经济发展带动了其他经济模式的发展。全镇目前上规模的养殖场12个。具有代表性的是投资1.4亿,占地近600亩的南阳盈胜农牧有限公司养鸡场。这家养殖场采用国内领先的智能化家禽养殖设备和网络智能化生产监督系统,运用智慧鸡蛋产销一体化网络平台,每年向市场提供鲜鸡蛋9400吨,年产值达到8000万元。

  

  农业产品深加工高庙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南阳华翠艾业有限公司艾草深加工项目是高庙镇新上的农业深加工项目。这个项目占地45亩,投资5000万元。每年为学校,医院,军队,宾馆,工厂等单位提供艾草床垫6万多张。由于他们生产的产品原料纯正,质量高,目前产品是供不应求。民族经济的繁荣带来了整个镇域经济的繁荣。高庙镇由过去单一的农业生产变为现在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动力,以规模三产为发展主体的多种经营经济模式。

  

  总之,高庙的变化,是高庙镇党委政府顺势经济规律发展的结果,也是顺应社会进步的结果,更是高庙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民生工程促进经济繁荣的必然结果。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高庙镇在宛城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跟时代步伐,高唱民生这一主旋律,高庙一定能成为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南阳盆地的热土上,熠熠生辉。



      作者简介

微信图片_20210524191409.jpg

  

  刁仁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在《解放军文艺》《十月》《奔流》《萌芽》《躬耕》《前卫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和散文作品。已出版过《刁仁庆纪实作品集》、小说集《明月照我心》、小说自选集《有雨的季节》、《漫道情关》和长篇系列小说“流金岁月四部曲”等作品。“流金岁月四部曲”是:《三十岁的诱惑》《四十岁的女人》《五十岁的城堡》和《六十岁的秘密》。“流金岁月四部曲”被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目前己发表文学作品共计500万字。其中,短篇小说《飞雪曲》获济南军区1981年度文艺创作一等奖和《解放军文艺》杂志“战士好作品一等奖”。 小说集《明月照我心》获南阳市第三届优秀文艺作品二等奖。《三十岁的诱惑》获河南省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南阳市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和南阳市第五届优秀文艺作品一等奖。长篇小说《40岁的女人》获南阳市第四届优秀文艺作品一等奖。《五十岁的城堡》获南阳市 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奖。《六十岁的秘密》获南阳市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和南阳市第七届优秀文艺作品一等奖。 当过兵,在部队和地方从事过新闻写作、文艺创作工作。曾在党政部门任过职。


编辑:南阳市生态环境局张俊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走遍南阳 | 高庙 一个赓续传奇的地方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