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妇联的倡议活动一呼百应,百名留守儿童找到了“妈”——
爱心接力 温暖颗颗童心
本报记者 王秀云
爱心如潮涌。
本报5月19日以《市妇联为百名贫困留守儿童寻找“代理妈妈”》为题,刊登了市妇联向全市发出倡议,希望有爱心、有意愿、有能力的组织及社会爱心人士,加入到“代理妈妈”行列中去。倡议一经发出,市妇联儿童部“代理妈妈”热线电话铃声响个不停,有电话咨询的,有通过“代理妈妈”工作群报名的,有到市妇联办公室直接办理的,一个接着一个,让工作人员应接不暇。爱心队伍中,有机关干部,有编辑记者,有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有集体有个人,他们把浓浓的爱意与温情献给孩子们。
爱心飞扬。目前百名留守儿童都已找到了“妈”。“代理妈妈”们的赤诚爱心也涌现出一个个感人故事。
爱心人士纷纷认领“孩子”
连日来,爱心人士纷纷认领“孩子”,愿意当“妈妈”。有的孩子有三四个人,甚至七八个人争着要。还有不少爱心人士“到市妇联找熟人要认领“孩子”。
在杭州工作的杨先生,在朋友圈看到代理妈妈活动倡议后,第一时间给市妇联工作人员打电话联系,动情地说:“我是咱家乡人,看到活动倡议后,我想为家乡做点事,还要发动在杭的老乡一起参与代理妈妈活动。”在他的带动下,已有5名爱心人士代理了8名孩子。
爱心人士牛女士动情地说:“留守儿童非常需要亲情呵护,需要家的温暖,这4名孩子我代理了”。
85岁高龄的张奶奶表示:“看到这些孩子们我就很心疼,我有退休金,我可以资助有需要的孩子们,让他们完成学业”。
点点爱心,燃起男孩的希望之光
镇平县老庄镇樱桃沟坚毅、懂事、孝顺的男孩,感动着每一个网友,大家在为他点赞的同时,也在想方设法去帮助他改变容颜,改善生活。
在此次的“代理妈妈”活动中,在得知时君宇小朋友情况后,市妇联工作人员一行,到老庄镇时沟村看望男孩时君宇,为他联系河南省福兴儿童基金会一对一助学每年1200元,一对一大学生志愿者心灵陪伴。市妇联还积极对接中华儿慈会9958救助团队,帮他募集后续除疤植皮手术费用。当天,还现场为其上初一的姐姐时静雅办理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春蕾计划助学金,每年1200元。
“爱心妈妈,我能抱抱你吗”
“爱心妈妈,我能抱抱你吗?”丹新雪刚把俩孩子送上车,俩孩子又从车上下来,跑到她面前,扑入她的怀中……这是媒体人丹新雪陪伴资助的小哥俩,一次分别的场景。 这不,丹新雪今年再献爱心,要为留守儿童送上爱的温暖。
代理妈妈余慧琴,谈起做“妈妈”的心情,余慧琴一脸的幸福:“我经常会收到‘来历不明’的礼物,有时是一箱水果,有时是一束鲜花。前几天我还收到一个红色围脖,后来才知道是资助的儿子王铁寄来的,太暖心了。”已是6个“孩子”妈妈的西峡人余慧琴,兴奋地告诉记者,“我愿一直在这条爱心路上走下去”。
在南阳市妇联启动“代理妈妈”活动之前,卧龙区石桥镇陈淑娟已经是事实上的“代理妈妈”。她除自己“代理”了100多名孩子,还带动家人、亲戚、朋友、同事甚至当年自己资助过的学生做“代理妈妈”,受益儿童超过600个。今年陈淑娟还要认领孩子,她说:“做代理妈妈是大爱,应不拘一格,有力出力,有钱出钱。能亲自照顾孩子当然更好,实在没精力,在经济上出力的同时多做宣传带动工作也不错”。
“留守家庭的孩子虽也不缺钱,但缺少爱。”这是“代理妈妈”魏丽对留守儿童的理解。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今年她将注重“孩子“心理关爱,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便立即解决。
如此之多的爱心人士,他们的这些凡人善举已绵绵24载,据介绍,市妇联自1997年开展“代理妈妈”行动以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已直接募集救助资金超千万元,建设春蕾小学3所,办春蕾女童班6个,受益孩子54600多人(次),其中80%的孩子已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5280多个孩子考入职业技术学校,4849个孩子考入大学,同时也涌现出一大批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代理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