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载扎根农村 任劳任怨诲人不倦
--------青华镇赵寨小学席明润 静心做教育 守望幸福志不渝
在南阳农村,有数万扎根基层的教师,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克服各种困难,用实际行动进行着阳光下最神圣的工作。教师人数有限,他们就拿起数学教数学,拿起英语教英语,每个人都身兼数职;教学经费有限,他们就亲自动手,粉刷教室,清理枯枝……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今天,本报记者带领大家走进卧龙区青华镇赵寨小学,走近席明润老师,去了解发生在他身上的事。
继承父志,扎根农村做教育
赵寨小学,位于青华镇东南隅,是距离镇最远的学校,因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人人避之不及,根本留不住教师,在青华镇23所学校中,教学质量处于最后方阵。
席明润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席永长是1948年入党的老党员,1993年从南阳一师毕业后,在父亲的影响下,就申请到条件最艰苦的牛岗中学任教。因工作积极,教学成绩突出, 1999年被任命为杜庄小学校长。2000年,又临危受命,担任赵寨小学的校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面对村支书“学校考试排名在全镇前8名有奖,考到12名后走人”的“军令状”,席明润一干就是22年。
以校为家,任劳任怨办学校
赵寨小学大门两侧有两株雌雄芶骨树,是他们夫妻俩亲手栽下的,既预示着新的开始,也同时载下了希望。“当时的道路全是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腿泥。不记得有多少次赤脚冒雨回学校,只记得有一次回校途中下起大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自行车陷在泥里,带的面粉掉在水里,石头把脚扎得钻心痛,委屈的泪水混合着雨水流进嘴里。”现在想起来依然唏嘘不已。但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硬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办学条件差,他就带领全校师生一起拔草、栽树,油漆门窗,描红标语。师资力量少,他一马当先,勇挑重担,亲自担任毕业班的数学课,教师歇产假、病假,所教的课程统统由他代教;他还发动妻子,学校啥课难分没人教,就由妻子华玲远任教,语文、数学、英语都教过,如今成了全能教师。
最惊险的一次是,当他从三楼栏板上描完最后一个字,跳出自焊的铁筐时,发现铁筐的挂钩钢筋已经断裂大半。还有一次上树锯树枝时,梯子滑倒,连人带锯从树上掉了下来……就是凭着这股拼劲,这股韧劲,赵寨小学的教学质量逐年提升,连年位居全镇前三名,吸引方圆5公里的学生前往求学。
城乡一体化,助力大发展
2019年,该校成为十一小城乡一体化发展学校。自此,赵寨小学走上了教育教学发展的快车道。“以前是一条马路,满园草,棚棚户户惹人恼。当时教体局的白书记一来检查,就忍不住发火。十一小到来后,学校彻底大变样。”席明润微笑着告诉记者。
十一小将“幸福育人,育幸福人”的办学理念引进来,让这所承载着厚重文化气息的学校散发出了勃勃的生机。十一小帮助赵寨小学争取校建资金116万元,建成了标准化的幼儿园、厨房、餐厅、水冲式厕所、重修了大门、围墙等硬件设施;通过师徒结对子、跟岗学习、名师送教、一对一帮扶,成立科研团队,共同承担科研课题等形式的活动,帮助赵寨小学的教师们快速成长。同时还为赵寨小学校先后投资40多万元,修建学生安全通道,配备了一体机,校园文化统一打造、幼儿园铺上人造草坪、购置了大型玩具……
如今的赵寨小学,在校学生600多人,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全,连续多年被评为教育教学和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教育传承,不忘初心志不渝
在席明润的办公室内,收藏着一张2000年的教师合影。如今照片上的18位老师,只剩下他们夫妻继续坚守在赵寨小学。
22年来,从赵寨小学走出的校长有5位,调到市区工作的优秀教师有10多位,考入本科院校的学子数不胜数,被青华教育人戏称为“黄埔军校”。23年的校长生涯,席明润经历了5任中心学校校长,4任村支书。29年的从教经历,席明润秉持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将自己无私地奉献给了忠爱的教育事业。
“最欣慰就是学生回归母校的时,诉说当年在校学习的场景,讲述他们铭记一生的点点滴滴。每当此时,更加觉得教育的神圣,教育的伟大。一切的坚守,一切的付出,一切的苦难,都变成了甘甜!”席明润深有感触地说。
值得一提的是,受到席明润夫妇的影响,女儿席华悦研究生毕业后已成为华南师范大学附中一名教师。
一朵圣洁的教育之花,正在席明润的影响下,世代传承,延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