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专访市水利局局长张富强
作者:  范志钦

 

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专访市水利局局长张富强

本报记者范志钦

     “我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习近平总书记对中线工程始终牵挂,亲临渠首枢纽工程考察调研,并在南阳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再次聚焦中线工程这条‘中华水脉’,充分彰显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体现了总书记对‘国之大者’的深远考量。总书记对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水利工作者,我们倍感振奋、无比自豪,同时也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5月15日,市水利局局长张富强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全市水利系统要结合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凝心聚力、开拓进取,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用实际行动做好各项水利工作,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提高站位抓学习。组织全市水利系统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考察调研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重要讲话精神,做到用心感悟、牢记嘱托,高标准推动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在水利战线落地生根。广大干部职工要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总书记重要指示转化为强大精神动力,进一步激发工作热情。

     不折不扣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面加强节水、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的前提下,统筹加强需求和供给管理。为此,我们要认真开展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落实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促进城市发展、土地开发、产业布局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落实节水评价制度,严格用水定额管理,加大计划用水管理力度,强化节水刚性约束;以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和节水型城市创建为抓手,全面推进节水型企业、机关、公共机构、小区、学校、灌区等节水载体建设,全面推动城镇节水、工业节水和农业节水步伐;全面落实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完善生态水费机制,强化水资源税和水费收缴,用经济杠杆,促进节约用水,坚决避免敞口用水;积极推进农村供水规模化、市场化、水源地表化、城乡一体化,扩大南水北调受水范围,做好受水区地下水压采、自备井封停和水源置换工作,加快南水北调水量指标消纳,全面提升南水北调效益;加快主要河流水量分配和生态流量监控断面确定工作,统筹生活、生态、生产用水,探索建立主要江河湖库控制断面生态流量调度机制和考核机制,做好主要河流基本生态水量保障;加强水量调度统一管理,避免无序调水,过度调水,浪费水资源,切实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建立“十四五”水资源控制红线目标体系,推进区域、行业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确保“十四五”期间我市单位生产总值用水量和工业增加值用水年降幅不低于2%,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9以上。

     聚精会神抓发展。全市水利系统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统筹做好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深入践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着力构建“以实施四水同治为主题,以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制度和河长制为主要抓手,以建设水资源节约集约体系、水生态系统修复体系、水环境综合治理体系、水灾害科学防治体系、水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水法规制度保障体系为主要任务”的水利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完善“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强力推进四水同治和水利项目建设,加快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全面落实河长制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持续强化水生态环境建设,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和“千村万塘”综合整治,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强化水利执法和水利信息化建设,努力提升水利行业强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打造新兴区域经济中心、高质量建设大城市提供坚实的水资源支撑和水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