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
扑下身沉下心 牛屋羊舍“传经”忙
本报记者 陈杰超 通讯员袁虎
“要提高养殖效益,首先需要从品种选择入手,饲草饲料搭配、疫病防治跟上,通过高效育肥,就能取得不错的效益。”5月18日,在邓州市裴营镇源头肉牛专业合作社的大棚里,南阳黄牛科技中心副主任、科技特派员王建钦正在给众多养殖户做技术培训,天气炎热,他身上的汗出了一身又一身。
“习近平总书记来南阳考察是对我们南阳人极大的鼓舞,我们要深刻领会、坚决践行总书记关于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重大要求,在为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初见记者,干劲十足的王建钦显得非常高兴。
王建钦是我市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执业兽医师,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牛”专家。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王建钦着眼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努力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畜牧事业高质量发展。
从5月5日开始,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团在邓州市夏集镇唐张村开展技术服务,王建钦他们努力摸清底子,开展针对性服务,提升养殖水平。针对当地牛羊养殖中存在的规模小、管理差、效益较低等问题,王建钦从牛羊品种选择、饲草饲料搭配等方面入手,把结核、布病筛查,口蹄疫、结节性皮肤病预防以及环境治理等知识“掰开来、揉碎了”,用群众的语言讲给养殖户。他还应裴营镇政府的邀请,到裴营源头肉牛专业合作社进行技术培训、现场技术指导,解决了肉牛远距离运输应激综合征和因饲料中能量饲草大幅超标造成屠宰后脂肪量高以及肉牛酸中毒的问题,受到养殖户的高度评价。
在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的同时,王建钦他们着眼助力乡村振兴,深入宣传国家和省市有关支持畜牧业发展政策,不仅对夏集镇唐张村哲希养殖场进行建设项目规划指导,普及宣传“粮改饲”项目,还无偿向养殖户捐赠技术资料、二氧化氯消毒剂。在他们的帮助下,当地计划申报省级500头扩建场补助项目,规划建设容积1300立方米的青贮池。
“党史学习教育要走深走实走心,邓州是一片红色的热土,我们在这里也深受教育。”王建钦说,“今后我还要坚持把学习成果落实到为民办实事中,按照‘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的要求,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继续为农民增收办更多的实事。”
下图:王建钦(左二)等为养殖户传授科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