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网评 | 保障和改善民生,永远没有“完成时”
评论员 刘一明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事关群众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古今中外,民生状况决定民心向背,民心向背则决定国运兴衰。因而,“民生”与“国计”素来并提,并有“国计民生”这一成语。
民生保障制度,是国民基本生存、发展和尊严之需要,要保障、改善人民生活,须通过有效的规制,鼓励和支持社会成员依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幸福生活,从而实现百姓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使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中;首先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其次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再次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接着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然后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最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民生的改善必须受到实际经济发展的制约。只有这样,民生才能有操作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的改善。否则,赢得暂时掌声的机会将转瞬即逝。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保障和改善民生,永远没有“完成时”,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各级政府部门、促进持续改善民生,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的实际措施,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执行政策惠及人民,通用性好,基本建设的民生,让所有民生举措可以生根,以获得实际效果。
编辑:刘一明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