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南阳实践》   文旅牵手迈向更诗意的远方
作者:  段平

  栏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南阳实践》

  文旅牵手迈向更诗意的远方

  ——文化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南阳探索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物保护

南阳文物古迹和文保单位众多,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2处,博物馆23个,文保单位和文物数量均居河南省前列。

文化名片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研学旅行示范市、世界月季名城、“中国月季之乡”“中国玉雕之乡”


本报记者段平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南阳武侯祠再次成为网红打卡地。《躬耕陇亩》《三顾茅庐》等历史情景剧将三国名场面还原演绎,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观看。来自新乡的一家五口以前只在故事中知道卧龙岗,此次通过游览园区、参观古迹,亲身感受南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收获了不少惊喜。

南阳,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大市,丰饶厚土中的文化基因犹如种子的力量,结出累累硕果,放出耀眼光芒。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南阳抢抓高质量发展机遇,加强文化保护传承,打响特色品牌,推进业态创新,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稳中有进、繁荣向好。

文化引领 提升品质内涵

如果说有形的山水是“远方”,无形的文化是“诗”,那么“诗与远方”结合的文旅融合模式,为激活优秀历史文化指出了一条可循之路。

提及南阳的文化资源,可谓家底殷实、特色独具。远古文明、先秦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官署衙门文化、玉文化、商文化……2800多年的建城史,为南阳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如何深挖本地历史文化“富矿”,为旅游铸魂,南阳进行了有益探索。

让历史活起来,让文化动起来。内乡县衙一直以文化铸造景区灵魂,其建筑文化、匾联文化、廉政文化、礼仪文化、民俗文化、官文化等深受游客青睐。馆内先后推出的60余单体陈列展览,利用电子互动、电子触屏等现代科技手段布展,让文物变静为动。这个“五一”假期,县衙每天定时演出《知县审案》《知县招婿》等节目,让游客切实感受到衙署文化和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阳的文物古迹和文保单位众多,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2处、博物馆23个,文保单位和文物数量均居河南省前列。黄山、不见冢、岩石文、楚长城、万里茶道、王子朝奔楚地、丝绸之路、楚始都等遗址遗迹丰富。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完备,是全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多的省辖市之一。

保护历史文化遗存,为人们提供深远丰厚历史记忆的同时,也为城市发展提供着源源不竭的文化动力。围绕“四圣文化”,我市强力推进卧龙岗文化园、医圣祠文化园、张衡科技文化园和南阳古城保护利用项目,不断擦亮城市文化名片,打造地标性文旅品牌。

借助“南阳是中华文明探源核心区”的金字招牌,我市进一步加强对岩石文(岩画)遗迹、黄山遗址、不见冢、楚长城、万里茶道、丝绸之路、楚始都、夏禹墓等遗址的发掘、研究;推动“黄山遗址、十里庙遗址、不见冢、汉冶铁遗址、古宛城、岩石文、楚长城”七大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分批次推进文化遗存及文保单位与中原文明串联,一并纳入黄河生态流域和高质量发展序列。

项目扎根 激活发展动能

以文促旅,给旅游增内涵;以旅彰文,让文化活起来。新时代为南阳厚重文化积淀赋予了新的含义,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

1+3+N”战略是我市文旅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南阳在推动优质旅游发展中画下的浓墨重彩一笔。龙头项目1个,即西峡老界岭,打造成为知名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标志性项3个,即卧龙岗文化园、医圣祠文化园、世界月季大观园二期项目。N有重点项目10个,即内乡牧原智慧农牧文化园、赊店古镇码头恢复续建、邓州市环古城河旅PPP项目、淅川渠首丹江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桐柏淮源风景区提升工程、鸭河七彩欢乐谷、五朵山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镇平圣顶山(五垛山)开发项目、方城状元川和长城文化园。目前14个项目都在按年度计划有序推进。

文化项目扎根,大旅游产业活力倍增。“旅游+农业”“旅游+生态”等产业融合发展,新型旅游热点不断引爆市场。目前,全市共打造特色旅游村和乡村旅游示范点60多家,发展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农家宾馆)1300多家。其中,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3家、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15家、省级休闲观光园区6家、省级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5家、省级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1家。

 

深挖资源 打响特色品牌

   5月的南阳,如花似玉。一年一度的玉雕节、月季花会如期而至。适逢五一假期,南阳境域内更是游客如织,世界月季大观园、镇平玉雕湾成为热门旅游地。

一朵“花”美了一座城,叫响全世界;一块“玉”,蕴含着文明的沉淀、文化的传承和时代的变迁。以月季文化、玉文化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大发展,使城市文化实力、品牌价值、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作为“中国月季之乡”,南阳高度重视月季文化产业的挖掘和利用,将月季产业发展与产品加工、生态旅游深度结合,依托月季种植,打造南阳月季产业景观带,建成了南阳世界月季大观园、南阳月季博览园、南阳月季公园,发展花卉生态旅游,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玉石资源丰富的南阳,开采、雕刻、经营玉石的历史悠久,有“中国玉雕之乡”之美誉,南阳独山出产的独山玉更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既是美玉之源,也是大师摇篮,南阳悠久的玉文化绵延至今,成就了庞大的玉文化产业规模,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玉雕大师,建成了全省唯一设在乡镇(石佛寺)的特色商业区,是全国最大的玉雕加工销售集散地。

打造特色品牌,市委、市政府坚持以节会为平台,积极实施产游融合发展战略,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使玉文化产业、月季文化产业成为富民强市的特色优势产业和生态旅游产业。

厚重的文化底蕴、文脉传承为南阳文旅发展奠定了基石,文化和旅游的叠加效应,续足了“十四五”南阳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的后劲与活力。文化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文旅产业发展之花在南阳倾姿绽放。


微信图片_20201201083615.jpg

   内乡县衙宛梆表演独具特色


黄山遗址一处“豪华”墓葬.jpg

黄山遗址考古现场

微信图片_20210509154002.jpg

世界月季大观园花团锦簇

微信图片_20210509152906.png

“三馆一院”气势磅礴

医圣祠.JPG医圣祠是拜谒医圣的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