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点亮城市之光
——我市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本报记者段平 文/图
最是书香能致远,唯有读书方宁静。“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是新时代国家的一项重大文化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号召大家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因为“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阅读正成为人民群众的重要生活方式,成为引领和谐文明的重要引擎。随着人们对阅读的需求和质量有了更高要求,我市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中做出了哪些有益尝试?连日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阅读空间更接地气
5月8日,记者走进位于市城区车站南路的诸葛书屋,正值下午放学时间,书屋里拥进了一群小学生。他们或三五围坐一张书桌阅读,或迫切奔向书架,选择自己心仪的图书。
“自从学校旁边有了这个书屋,我几乎每天都来这里读书,已经读有100多本了。最喜欢看的就是《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系列丛书,每一本都让我受益匪浅。”卧龙区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臧梦璐开心地说。在诸葛书屋开放以前,爱读书的臧梦璐经常和父母去书店买书读,现在家门口就可以免费读书,小姑娘还办了借书证,看不完的书可以带回家读。
家住宛城区汉冶街道的李女士自幼喜好阅读,虽已年过六旬,出门还需要坐轮椅,但她仍坚持在家人的帮助下去离家较远的图书馆借阅图书。如今,家门口开设的诸葛书屋,为李女士借阅图书提供了便利,让她的阅读生活轻松了许多。
家门口的书屋在方便阅读的同时,是否能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在位于滨河路塔园社区的诸葛书屋,本土作家专柜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据该书屋负责人刘雪介绍,这是书屋新增设的专柜,集纳了南阳作家群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品,很受读者欢迎。为了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该书屋现存可供借阅的图书有5400余册,并且统一图书加工标准,预约流转,每年图书更新率为15%,品种丰富,涉及面广,基本能满足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阅读需求。
南阳,自古就是一座崇文尚学的文化名城,文脉绵绵不绝,书香代代相传。“十三五”以来,我市加快构建文化传承新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通过完善市、县两级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城市书房、农家书屋,致力打造“15分钟阅读文化圈”,掀起新时代全民阅读的高潮。
城市书房建设是我市一项重要文化惠民工程,市委、市政府成立书房建设专班,由市委宣传部牵头负责,市财政局、发改委、新华书店等单位参与。为优化全民阅读环境,中心城区先行一步,于去年启动诸葛书屋城市书房建设。按照“紧贴群众需求、突出地域特色、科学规划实施”的理念高标准建设,打造全民阅读文化新地标。
“目前,中心城区已建成9个诸葛书屋,其中8个已正式对外开放。书屋间实现了通借通还、自助借阅、信息化管理、数据分析等服务。”市委宣传部有关人士介绍说。
自今年2月3日诸葛书屋正式对公众开放以来,为广大市民提供了读书的好去处。据统计,截至4月底,诸葛书屋累计接待读者50388人次,借出图书5860册,成为市民家门口的小型图书馆,为群众提供了阅读便利。根据诸葛书屋建设实施方案,中心城区未来5年还将再建一批诸葛书屋,其他县市区也将参照方案,每年至少建1~2个。
小书屋大作用。诸葛书屋作为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载体,在基层群众中传播知识、提气聚力,真正成为市民群众“一抬脚就能到”“一伸手就能取”的接地气的阅读空间,在满足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城市文化品质。
阅读活动更聚人气
五一期间,一场以“弘扬劳模精神、争当时代先锋”为主题的读书分享活动在车站南路的诸葛书屋拉开帷幕。全国劳动模范李相岑以“弘扬劳模精神、争当时代先锋”为主题,为书屋内的读者讲述了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并分享了他的个人事迹和心路历程。活动中,大家还品读了红色经典,分享了心得体会。
与此同时,市城区其他几家诸葛书屋也同步开展了读书分享活动。或邀请社区居民参观书屋,进一步鼓励居民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或邀请名家老师为辖区居民开展知识讲座和读者诵读劳模事迹的读书会……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社区居民在辛苦工作之余,有一个能暂时放下工作,放松心情的港湾。
全民阅读活动是建设书香社会、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拉动文化产业增长的重要举措,它关乎民族素质和国家形象,备受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我市在不断拓展全民阅读空间的同时,积极探索全民阅读的实践形式,以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引领全民阅读的良好风尚,营造全民阅读的浓厚氛围,许多阅读活动坚持多年,汇聚人气,恒久弥新,成为书香南阳的亮丽品牌。
围绕世界读书日、全民读书月以及重大节庆活动,我市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培育阅读品牌,打造“书香南阳”。“最美读书声”、“世界读书日”诵读会、“绿书签”宣传教育进学校、进家庭、进基层等活动深入人心,以图书展示、经典诵读、读书分享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推广,不断扩大阅读推广覆盖面。同时以图书馆、诸葛书屋、校园书店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为载体,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助推全民阅读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进农村、进特殊群体组织,服务好全民阅读“最后一公里”。
市妇联通过举办“童心向党红色传承”读书会,向广大家庭推介分享优秀红色图书;依托各级亲子阅读体验基地、社区家长学校、儿童之家等家庭文明建设工作阵地和平台,开展“红色故事进万家”公益巡讲活动;通过送书下乡活动,将红色经典连环画、故事书送给乡村学校、送进社区,建立红色经典故事图书角。倡导全社会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城市流动儿童的阅读需求,开展“送你一缕书香”困境儿童读书关爱活动,组织动员各地亲子阅读体验基地、出版机构、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为困境儿童读书提供支持。
市图书馆以“读书日”和全民阅读活动为重点,以多种主题书展的形式,将推广阅读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引导广大读者全面了解党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传承红色精神,凝聚时代力量。
书香满宛城,城市气自华。我市不断探索创新“阅读+”,诞生了一系列全民阅读活动品牌,形成了“书展+文创+非遗+文化展示+新书分享”的特色模式,吸引广大市民踊跃参与,让居民在家门口、在云端,享受丰富多元的精神大餐。
阅读形式更多元化
随着互联网与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知识和资讯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在新阅读场景下,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提升了整个产业的运营效率。新兴的文化业态与老牌的出版行业相互借力、相互赋能,从而实现了良性循环。
走进市图书馆记者看到,这里除了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外,还增添了许多科技元素。图书馆大厅内,一名大学生正在与机器人小宛对话,了解馆内的图书信息;几名小学生站在瀑布流电子图书借阅机前,免费浏览电子图书。大厅一角的朗读亭内,一家三口正兴致勃勃地朗读诗文,并将录音上传到微信中,随时点击进行试听,还可以分享给好友。市民刘先生说,每次带孩子来图书馆都会光顾朗读亭,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情感得到宣泄,对作品的理解也更深刻。
据工作人员介绍,该馆依托馆藏文献资源,以线上馆员荐读的方式,推出“庆建党百年、读百部好书” “向红色经典致敬”等党建活动,举办“光辉百年、书香传承”线上党史系列课堂、党建知识答题等活动,并面向社会开展主题文献征集与宣传活动,多角度、多层面扩大全民阅读的覆盖面。
市新华书店连锁业务部副主任郭洪滨告诉记者,在“云阅读”“云听书”流行的趋势下,消费者人均纸质书阅读量多少会受到“挤压”。越来越多出版机构开始为图书配上二维码,识别后即可看视频、听音频,有的还配有VR。传统纸媒向5G靠拢,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和扩大了图书消费。
阅读推广更有深度
在全民阅读活动开展中,常年活跃着一群阅读推广人、志愿者,他们以温暖人心的公益举措致力全民阅读推广,让阅读融入品质生活,提升全民阅读新境界。
市作协副主席、二月河研究学会会长、卧龙区作协主席鲁钊经常受邀参加“最美读书声”的分享交流会和名家讲座。鲁钊说,他自幼爱读书,从贫瘠、偏僻的小村庄走出来并在从军后愈加热爱读书,读书改变了他的人生。在受邀参加的读书分享交流活动中,他都会勉励读者多读书、读好书,用读书改变人生。
“我经常参与丰山读书会组织的读书活动,我们有一个微信群,大家在群里谈文化、论写作、聊读书,基本一个月读一本书,并在群里分享读书心得。”鲁钊说。在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中,鲁钊参与新华书店、学校组织的读书讲座有10余场次,他希望通过讲座形式,普及读书的好处,要覆盖老、中、青、幼各个年龄段,让阅读无处不在,阅读服务也无处不在。
市读书协会、全民悦读南阳阅读会、丰山读书会、新华书店读者俱乐部、梅溪沙书店、樊登读书南阳分会等机构团体致力于全民阅读的推广,并积极开展阅读活动,营造全民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推动书香社会建设。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全民阅读活动推广中,我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但仍存在活动合力不强、群众参与活动的持久性较弱、缺乏强有力的推广体系等问题。
对此,市委宣传部有关人士建议,努力打造面向不同读者群体、各具特色的阅读推广活动,不断增强影响力,提高参与度;要把全民阅读推广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动员机关干部、教师、作家、出版工作者、科技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在校大学生、社会阅读组织负责人和农村退休干部、“百姓名嘴”等,加入全民阅读志愿服务队伍,开展阅读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全民阅读在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中的作用,打造“书香南阳”品牌。
“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需要更多打通‘最后一百米’的网点平台支撑。从图书馆到书屋到书店,众多读书场所都能积极开展和承接阅读推广活动,全民阅读才能蔚然成风。”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负责人宋锐说。中小学校应广泛开展“阅读时间到”活动,每周固定一节课时间让学生进行无干扰、无课业阅读;社区可以设立读报栏、党史栏、读书栏,每周向居民征集读书体会,设立读书角,每月邀请一位社区里的专家或教师讲经典;单位和企业以部门、科室、车间为单位成立读书小组,鼓励大家开展读书竞赛,每月进行一次读书交流活动,评选读书标兵;城市书房在推出读书活动的同时,可以通过微信、直播平台等传播,对读书分享优胜者给予赠书等奖励。
“亲近图书,以书为伴,以书为鉴,从阅读中汲取智慧,享受读书带来的进步和乐趣,让读书成为时尚,让全民阅读点亮城市之光。”鲁钊说。他认为,电子阅读不能代替传统的纸质阅读,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多看经典书籍,汲取精华。推广全民阅读,还应从娃娃抓起,全力打造书香校园、书香家庭;深入推动全民阅读“七进”工程,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充分发挥公益阅读组织的力量,吸纳更多志愿者、公益机构加入阅读推广行列,为全民阅读贡献力量。
在市图书馆,一名小学生正在翻阅电子图书。
市图书馆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新华书店的党史学习书刊吸引读者阅读。
市城区滨河路的诸葛书屋环境幽雅。
市城区车站路诸葛书屋开展主题读书活动。
市城区滨河路诸葛书屋组织居民诵读经典。
市图书馆朗读亭吸引读者驻足。
在市城区华山路新华书店,读者席地而坐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