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百年党史,践行为民初心
——西峡县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走访掠影
本报记者杨万里 通讯员刘禾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西峡县瞄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学习教育始终,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广泛收集意见,开列问题清单,集中把脉会诊,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学习教育带来的新变化。
为民谋发展,幸福在眼前。
一年前,五里桥镇土槽村还是一个落寞的小山村。发展没有活力,村民纷纷外出务工,整个村子显得“无精打采”。如何重新激发乡村活力,五里桥镇的党员给出了答案。
2021年,土槽村在已有设施的基础上,立足县城“后花园”的功能定位,开始全面改造升级。按照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实施生态治理项目,在全长8公里的道路和河道实施绿化、亮化工程,开建湖心岛、水上乐园、主题公园等公共休闲设施。
今天的土槽村是远近闻名的“网红村”,青山绿水间森林覆盖率超过95%,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5.8万个。路旁的七叶树、月季花、格桑花相互映衬,休闲、娱乐、康养功能齐全,每天光顾这里游玩、野炊、踏青的游客超过800人。村子越来越漂亮,人们纷纷回到老家谋发展,小山村再次迸发出新的生机。
“现在出了家门就是景区,很多村民回来着手开农家乐、农家旅馆。”村支书谢双定说起这些笑的合不拢嘴。
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是西峡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举措之一。在该县龙湖社区,以便民惠民为目标,设立了民事调解室、治安巡逻室、爱心大姐谈心室等便民设施,社区党员、志愿者轮流坐班,让社区成为解难纾困的主阵地。不仅如此,该县各级各单位全面参与,结合自身职能,以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城市治理、促进全民健康等为要素的惠民活动纷纷加入到“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中来,从细从实从深开展服务,受到全县群众的一致好评。
党员下基层,服务在身边。
“今年春天,镇上知道我厂子缺工人,直接给我办了场招聘会;知道公司合法权益受损,主动给我找了律师。”丹水镇河南健羊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余世锋动情地对记者说。
2013年成立的健羊牧业有限公司是一个集牧草种植、奶山羊养殖、羊奶加工销售和奶山羊技术研究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畜牧(奶山羊)科技型企业。从小作坊到“河南省生态畜牧示范场”,健羊牧业的成长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悉心帮助。
马保国是西峡农业农村局的畜牧养殖专家,是该县派驻到健羊牧业的科技特派员,和健羊牧业人同吃同住。“作为党员,我有责任;作为技术员,我有技术。能服务好企业和老百姓,这就是我的价值。”马保国说。
如今在西峡县,有许多和马保国一样,身穿工装、佩戴党徽的技术干部成为田间地头的“常客”。
据统计,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该县从县科技局、林业局、农业农村局、烟草公司、“果药菌”三办等涉农部门选派22名优秀的技术骨干,搭配基层党员,组建成立由120名专业技术党员组成的县乡科技特派员队伍,深入生产一线开展科技推广、技术指导、项目攻关等服务。截止目前,该县百名“科技特派员”已开展特色产业实用技术培训800场次,培训农民25000人,调整升级产业项目80多个,引导回乡创业人才新建标准化种植加工基地15个,增加群众就业1650人,实现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全覆盖,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继续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在新时代赶考路上不断列队整训、提纯升华,坚定信仰信念,砥砺奋斗品格,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胜利,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西峡县委书记周华锋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