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大地春常在——追寻三军会师桐柏的红色记忆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英雄大地春常在——追寻三军会师桐柏的红色记忆
作者:  张明亮 姜明安 陈明磊

英雄大地春常在

——追寻三军会师桐柏的红色记忆


  巍巍桐柏山,悠悠淮河源。无数英雄儿女前赴后继、义无反顾,在这片土地上谱写了中国革命的壮烈篇章。在20多年的战斗岁月里,桐柏先后成为3个中央级、6个省级、9个地级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刘少奇、李先念、王震、彭雪枫、陈少敏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工作和战斗,万余名“桐柏英雄”长眠在桐柏山,留下了中共中央中原局、豫鄂边省委、七七工作团等革命机关旧址遗址一百余处。

  在桐柏县城,有英雄广场,也有英雄路。走进桐柏,英雄的踪迹随处可见,英雄的事迹可寻可觅。耳濡目染,思接千载,不禁发问——谁是真正的桐柏英雄?是谁最早在这里点燃了革命的烈火、照亮了天空?记者走进桐柏山,走进叶家大庄,寻找桐柏英雄诞生的地方,瞻仰永生的革命先烈,追寻不朽的红色记忆。

  一代英雄筑伟业

  桐柏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从1919年开始到新中国成立的30年间,这里一直燃烧着红色的火种。位于桐柏县城南隅的叶家大庄,是桐柏革命纪念馆所在地。

  桐柏革命纪念馆前的广场上,矗立着花岗岩英雄群雕,雕刻着当年中原局等三大机构的7名主要领导的光辉形象。记录着“桐柏精神”的桐柏革命纪念馆静静地伫立在翠屏山下,无言地讲述着那段战火中的燃情岁月。纪念馆内,浩若繁星的史料,记录着桐柏革命老区的光辉历史。

  得中原者得天下,得桐柏山大别山者得中原。1945年10月24日抗战胜利之际,为阻止蒋介石反动派不劳而获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奉党中央令,以王震为首的八路军三五九旅、以李先念为首的新四军五师和以王树声为首的八路军河南军区部队三军六万将士,在桐柏山胜利会师。

  10月30日,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行署和中原军区在叶家大庄宣告成立,桐柏成为当时中原解放区的核心区域和各级首脑机关所在地。

  三军会师桐柏,在中原形成铜墙铁壁,钳制国民党军队30万人达10个月之久,取得了中原坚守乃至中原我军突围的历史性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阴谋,有力支援了全国各解放区的革命武装斗争。

  巍巍桐柏山,悠悠淮河源。无数英雄儿女前赴后继、义无反顾,在这片土地上谱写了中国革命的壮烈篇章。在战斗岁月里,桐柏先后成为3个中央级、6个省级、9个地级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刘少奇、李先念、王震、彭雪枫、陈少敏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工作和战斗,万余名“桐柏英雄”长眠在桐柏山,留下了中共中央中原局、豫鄂边省委、七七工作团等革命机关旧址遗址100余处。桐柏革命根据地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引起毛泽东的特别关注,仅在1938年至1948年的10年间,在他发出的诸多电文中,提到“桐柏”“桐柏山”的就有26处之多。

  革命精神永传承

  近年来,桐柏县依托红色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资政育人功能,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红色廉政文化教育。桐柏革命纪念馆及桐柏红色廉政文化展馆建成后,已发展成为辐射全省及周边地区的重要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桐柏县及周边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组织党员干部,依托这里丰厚的红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日接待量最高达8000人次,年均30万人次前来接受红色教育。

  立足革命老区得天独厚的优势,桐柏县纪委监委将桐柏红色文化与廉政文化有机统一为红色廉政文化,引导党员干部在追忆红色历史中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据桐柏县原党史办主任甘心田介绍,该县对境内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理,筹措资金扩建桐柏革命纪念馆,并对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旧址、回龙榨楼鄂豫边省委旧址、新集磨沟红军长征转战南阳展览馆等革命遗址进行修复,建成了红色遗迹游景观带,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党员干部红色廉政教育基地。

  依托红色资源,桐柏县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宣传活动。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学生参观桐柏革命纪念馆,举行入团、入队宣誓仪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桐柏革命纪念馆成为青少年继承先烈遗志、探索人生意义的活动基地和第二课堂。

  红色文化谱新篇

  新集乡有着历史的红色荣光。红二十五军长征途中在磨沟村驻扎休整、在梁庄村建立军部、在歇马岭地区激战……走进磨沟村,浓郁的红色文化扑面而来。尖山峰古寨遗址、红军广场、红军小道、红军亭、红色文化浮雕墙……革命战争年代那军爱民、民拥军的感人故事历历在目。

  当选“南阳市十大美丽乡村”的消息传到村里,乡亲们振奋不已,他们自觉行动起来,翻新旧居,美化庭院,还办起了乡村旅游周。

  首届旅游周期间,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达8万余人次。他们缅怀桐柏英雄,追寻革命红色文化的同时,也带活了当地经济,农产品销售及农家乐、民宿收入达到30万元。

  近年来,桐柏县结合本地红色文化资源特色,找准挖掘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与乡村振兴的对接点,夯实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如今,县、乡、村各级积极拓展红色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用一体化思路整合现有资源,谋划引入各方资源要素,参与红色文化相关产业运营。

  红色是桐柏最鲜亮的底色。弘扬红色正能量,唱响生态主旋律。一张张红色名片成为桐柏的资源优势,红色情怀转化为不忘初心的使命,当地群众正在生态秀美、产业富民、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大道上阔步前进。(全媒体记者 张明亮 姜明安 陈明磊)

扫码全媒阅读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市卧龙区:全域旅游强村富民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