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玉叶手工制作大赛成绩揭晓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李仰峤 特约记者赵宗卫)4月28日,桐柏县中原茶乡第四届“桐柏玉叶”手工制茶大赛成绩揭晓,张海青等15人分获本届桐柏玉叶手工制作大赛一二三等奖,安棚镇等6个乡镇获得2020年茶产业发展先进工作单位称号。
在4月27日展开的比赛中,共有50名选手代表企业或者乡镇参赛,他们每人用同一批次、同一标准0.75千克的茶叶进行手工炒制。赛场上,10口杀青电炒锅依次排开,随机抽取的选手10人一组参赛。把筛选好的茶叶倒入大锅内,手在灼热的锅底娴熟地翻动,“搭、抓、推、扣、磨、压”等各种制茶技法穿插交错,茶叶随着炒茶手法而跳跃,充分展示着炒茶选手高超技艺。摊晾、杀青、挥锅、磨头、筛选……一锅又一锅炒制的茶叶新鲜出炉,顿时让赛场内茶香沁人心脾。“野生茶手工炒制是关键,只有手工炒茶精熟,才能炒制出上等野生茶。通过这次比赛,能够看出和别人的差距和不足。”桐柏县桃花崖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合卫道出了此次公司参赛的初衷。
在大赛现场,桐柏县茶叶协会会长、手工制茶大赛评委冯松田告诉记者,桐柏玉叶,扁平光滑的外形独树一帜,精湛的工艺制作后芽毫被隐匿,茶汤杏绿清澈,一芽一叶的采摘方式让桐柏玉叶滋味醇厚、茶香持久,业内人士评论其滋味不亚于“西湖龙井”。桐柏县鑫茗农业有限公司高管王叶青在分享自己炒茶经验时说:“在炒制茶叶时通过辨别颜色、香气、水份的细微差别,来控制下一步火候和翻炒的轻重,从而‘定制’出色、香、味不同的茶叶,并最大程度地保留茶叶的原汁原味“制茶的工序都差不多,但炒出来的茶好不好,还要看制茶人对时间火候的掌控以及炒制手法的精巧。”
经过专家从条索、嫩度等方面干评外形,汤色、香气等标准湿评内质,针对炒茶编号匿名打分,张海青等15人分获本届桐柏玉叶手工制作大赛一二三等奖,同时安棚镇等6个乡镇获得2020年茶产业发展先进工作单位称号。
“茶叶炒制,杀青这个环节最关键。”获得一等奖的张海青说,茶叶的最终品质,取决于对于火候的掌握,过度则影响色泽外观,不足则口感涩口,她希望将自己的炒制经验普及给广大茶农,让桐柏茶叶的品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桐柏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2016年,桐柏县委、县政府提出全面建设“中原茶乡”,至今“中原茶乡”系列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4届,全面生动地记录了“中原茶乡”发展历程,成为传承手工制茶工艺、展示茶产品、交流茶文化、推动茶产业的重要平台,对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