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河坡上朱雀与玄武的传说
收集整理:南阳渔客
潦河坡位于伏牛山的南麓,其名字即源于东西潦河两岸浅山丘陵多为土坡而得名。
对于伏牛山的传说,南召开篇县志记载山海经上和三千年后水经注上记载相互吻合,秦穆公时期八百里秦川之西为陈仓飞起一对锦雉(凤凰),得雌者掘地为宝,得雄者雄霸天下。后世记载雌雉落入宝鸡,所以宝鸡铜、铁、镍等各种矿物质丰富、掘地为宝。而雄雉落入伏牛之东(南阳),得之方能雄霸天下。刘秀在白河贩谷,上游之南阳北至雉横山,得到雄雉,随有得天下心,遍访世间二十八宿相助,成就天下。
南阳坊间传闻四星(即苍龙,白虎,朱雀,玄武)神性流溢,落下伏牛黄土岭,得其四俊保护,可保基业百年不倒,千百年来,在南阳寻踪有龙、麒麟、凤、龟四兽的地方,必有能人出现,横生出世将相良才,所以南阳麒麟岗上百里奚,卧龙岗上诸葛亮实际为一脉相承,和城西北潦河坡绵延相连,都是伏牛余脉,伏牛山中有黄土岭在伏牛山中盘桓外延,连绵不绝,实际是护卫伏牛山的根基所在,从黄土高原起,到南阳盆地落,和伏牛自南阳盆地执牛耳而到川陕陕执牛尾相辅相成,地势起伏,九条山岗汇集至一岗,自潦河坡出延续到南阳南交汇而沉入白河,一处山岗延伸至邓州境内方尽,随有境内邓禹为第一星宿之说。
传说西汉末年,王莽撵刘秀,刘秀在南阳无处躲藏,后经高人指点,需置死地而后生,访得朱雀、玄武相助,守南图北方,后发制人,可盘定天下。所以刘秀自南阳出发,不向东南逃命,反而向西北方向冒险突进。
刘秀私访到潦河坡镇闫沟和周沟两个行政村的交界处,有娘娘石传说。据传说闫沟村最北娘娘庙沟就是朱雀化身地,周沟的南沟组有块岩石叫娘娘石,就是一块望夫石。
话说刘秀被王莽追赶,逃到荒沟深处人累马乏,寻到一处石坐,就瘫睡在上面。这时候走来了一位美丽的村姑,看见秀气英武的刘秀,不禁怦然心动,她本身手提饭罐,给种地的哥哥送饭,姑娘上前询问。得知刘秀落难逃亡,走到这儿人饥马饿难以行动,躺下稍作休息。姑娘听的刘秀言辞真诚,心生怜悯,就把饭罐中的饭给他吃,把马牵回回家中喂养,又把家中仅有的好面给他烙饼吃。刘秀被村姑细密的心思打动,对着心底善良,行事果敢,贤惠漂亮的姑娘,就心结大开,吐露真情。姑娘对刘秀的雄心抱负征服,劝说三乡五里的亲戚邻居加入刘秀军队,其中就与二十八星宿排名第二的吴汉。
吴汉在当地聚集几千人义军,经常在虎头崖下练兵布阵,以鼓为号,以山风传信,遇到刘秀,在悬天楼留下传说,被刘秀神勇折服,奉为知遇,后世以为其实玄武化身,起名此山为玄武山,用来记载刘秀访吴汉之事。其中潦河坡本地的张七、赵六也能耐非凡,北上之前拜托二位保护有救命之恩的村姑,刘秀感慨万千,自此带着吴汉和村姑的哥哥几千义军翻越伏牛、北出太行。行军前夕与村姑私订盟约:“得江山不负深情。如果以后有朝一日夺回天下,一定回来迎娶分封她为正宫娘娘称号。”姑娘也非常高兴,带着本地的两位英雄人物张七、赵六镇守本地。
送走刘秀之后,村姑常年思念,积劳成疾,最后不幸英年早逝,因为她经常到一块凸出地面的岩石跪拜祈祷,担心刘秀及哥哥安危,常常以泪洗面,虽经岁月磨砺,风霜雪雨,但有几条水冲的泪痕格外明显,依然清晰可见,传说那就是娘娘泪水冲刷所致,当地沟岗出生出一种野蓝花,传说是村姑的泪珠洒在岗上,春夏之交,迎风而立,英姿飒爽。
后世为了纪念姑娘的忠贞,就把原来住的地方改成了庙,命名为娘娘庙。她生活的这条沟就叫娘娘庙沟。南沟组的娘娘石由此而来。吴汉死后刘秀让人送往本土安葬,也有因村姑之情爱屋及乌,成就吴汉守土有责的意思。本来想让上天眷顾两情相悦,确换来望夫石独守千年传说,后世有谚语为证:“穰东甘蔗石桥姜,潦河坡的姑娘不用相”。
编辑:顾清树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畅游吴汉故里地,遇见醉美潦河坡”第一届美丽卧龙文化旅游节潦河坡镇分会场启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