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后定稿)这里有名玉,有名师,更出名品,玉雕行业高质量发展更是值得期待—— 南阳玉雕,科研创新不停歇
作者:  于欢

这里有名玉,有名师,更出名品,玉雕行业高质量发展更是值得期待——


南阳玉雕,科研创新不停歇


本报记者 于欢


当崔秀鹏得知荣获“省玉石雕刻艺术大师”大奖,他拿起手机,给一个人发信息。


这个人叫张克钊,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是他以及更多的人和事,促使崔秀鹏成长为一个玉雕行家。


张克钊意识到崔秀鹏的不安,他给小伙子回信息加油:“天道酬勤,这是你努力应得的。”


抚着荣誉证书,崔秀鹏激动不已……


鼓掌的观众不知道,从一个初学者变成大师,为了这一天,整个玉雕行业经历了怎样的努力……




赞 引凤筑巢收获丰




   南阳玉雕,始于夏商,兴于汉唐,精于明清,盛于当今,距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南阳玉雕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天的南阳玉雕可用三个词概括:有名玉、有名师、出名品。作为“中国玉雕之乡”,南阳籍国家级玉雕大师和工艺美术大师共28位,是全国“国字号”大师最多的地区。


     2006年,20岁的商丘学子崔秀鹏刚来到南阳师院读雕塑专业时,上面这段关于南阳玉文化的简介让他惊呆不已,这个起源于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南阳玉雕行业令他痴迷。一块奇妙的玉石,经过玉雕师的巧妙构思,再进行精湛的雕刻成为艺术品,多奇妙!2010年本科毕业后,他在老师的引荐下,师从张克钊大师,从此留在镇平石佛寺甘做一名玉器匠人。 

     传帮带的力量是无穷大的,我市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积极引育技能人才,建立龙山玉雕、育人玉雕和镇平县工艺美术中等职业学校等多层次育才平台,为如崔秀鹏这样的人才提供全力扶持。正是在这种变“筑巢引凤”为“引凤筑巢”的人才孵化下,2018年,崔秀鹏站在领奖台上蜕变成大师。电视屏幕前,张克钊大师特意喝酒庆贺,行业的蓬勃传承和开拓创新比什么都重要。


      


喜 人才培养模式多



   上官绍卓是崔秀鹏的同门小师弟,同属于南阳师院工艺美术玉雕专业,大学三年间,曾经如雷贯耳的诸如吴元全、徐明、仵孟超、仵东进、张鹏、王志等行业大师,能经常在课堂传授技艺,让他受益匪浅。这个山西临汾的小伙子计划毕业留在南阳,争取像崔师哥一样成为玉雕师。和他一样想法的同学还有很多。



  “近年来,南阳师院致力于玉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持续加强与相关企业、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由玉文化学者江富建教授牵头成立华夏玉文化研究院、设立吴元全大师工作室,并建立产、学、研基地,已为我市输送一大批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南阳师院珠宝玉雕学院院长徐永斌认为,玉雕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储备和学术研究,南阳玉雕未来可期。




悦 科研创新不停歇




   玉雕节即将开幕,吴元全大师说再忙也要去师院给孩子们上课。


   在他心里,过去所取得的诸如中国玉雕大工匠领军人物等殊荣,都是浮云,让更多的人喜欢玉雕、愿意去当匠人才是最重要的事。


   也正是在这种“走在时代前列心系未来”的胸怀,他将拓宝玉器变成全国玉器生产企业中第一个“中国名牌”,助南阳玉雕美名远扬。


   当下,已七十多岁的他仍在寻觅传统玉雕与民族艺术的结合点与突破点。如他一样的大师还有很多,省工艺美术大师刘晓强亦是如此,他与院校开展产学研实践合作,希翼为玉雕创新增添活力。


   可喜的是,相关部门正积极筹备建立南阳珠宝玉雕职业技术学院,以服务南阳玉文化产业和培养急需的实用技术人才为目标,构建产、学、研、转、创平台,尽全力助推玉雕产业转型升级。



盼 玉雕之乡美名扬


    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玉文化产业作为地方特色产业和城市文化名片来精心培育,多措并举做大做强玉产业。


    您看,国际玉城、中国玉雕大师创意园、中华玉文化博物馆等产业项目陆续建设实施,拓宝、神圣、玉神、文心读玉等骨干企业迅速崛起;


    您瞧,吴元全、仵应汶、魏玉忠、张克钊、刘国皓、刘晓强等行业大师,采用专业式教学和师徒传承式教学相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式,推动行业持续发展;


    您再看,已举办到第十七届的玉雕文化节依然生机盎然,南阳被誉为近20年来全国玉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最快、从业人才最多、创意工艺水平提升最为明显的地区……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省文化改革发展实验区……这些殊荣令南阳玉雕人为之振奋并愿为之奋斗终生。


     夜已深,喧嚣已散去空气亦沉寂,雨过天晴的夜晚,星星异常清晰。


     在镇平石佛寺,熄灭工作室的灯,加班为玉雕节赶制工艺品的崔秀鹏和他的匠人小伙伴们,仰望苍穹,那璀璨的星空仿佛是精美的石头耀眼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