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岵山记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登岵山记
作者:  杨闲云

登岵山记

杨闲云

  

  初二,小妹子在家庭群里一声招呼:“明天上岵山,要去的请早!”兄弟姐妹几个争相回应:“我去,”“我也去!”生怕不带自己了。

  

  三月三是祖师爷的生日,这天要上山“朝爷”,祭祀祈福。祖师爷就是道教神话体系里面的“真武大帝”。祖师爷是战神,降妖除魔护佑众生。传说,祖师爷曾在岵山修行,山上建有祖师殿,祈福许愿灵验得很。我的老家就在岵山脚下。从小就上山放羊、砍柴、挖野菜,上山下山不知道甩丢了几只鞋、挂破了几身衣裳,对岵山自是十分熟悉。离家上学以后,很多年没再上过岵山了。出门在外,见多了名山大川,再想起老家的岵山,不免有个疑问:岵山不高,约几百米吧;青黑色的石山,无奇峰灵泉,不险峻秀美;山有杂树,多是油桐、荆棘、洋槐类的。看不出岵山有什么出众的地方。都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岵山的灵秀在哪里?是什么能让祖师爷驻跸于此呢?

  

  初三一大早,天气晴好,兄弟姐妹几人出了淅川县城,沿西滨河路老城方向顺河而下约四十里,拐过了石家沟那丛茂密的竹林,便看到东南方向一带远山直线向南。山脊起伏像极了一条奔行的巨龙,祖师殿就在龙头之上。绕过山嘴,东麓有条上山的路。

  

  沿路而上。说是路,不是景区那种石条砌的台阶,这是放羊砍柴、上山“朝爷”于荆棘乱石中踩出来的,高下不平崎岖坎坷。我等近年来食甘茹味,四体不勤,早已心宽体胖,未到半山腰,已经是气喘如牛,满身出汗。停下休息,左侧是悬崖石瀑,猿猴难攀。右侧却是青石垒得整齐的围墙。绕着整个山头蜿蜒而去。老家人称之为“寨圈”,有人说是躲土匪用的,有人说是打日寇用的,我却怀疑是楚长城遗址,毕竟周围县乡都有类似的石墙,已经官方考证是楚长城了。回头看时,上山者络绎不绝,远看时如蚂蚁搬家,又如长蛇上山。看来上山祈福的人还不少呢。

  

  片刻休息后,山路愈发难走了。有时还要踩着一个一个的脚窝手脚并用的攀爬。大片大片的刺玫伸展开长长的藤条,攀援覆盖在别的植物上面,纯白的花朵疏疏地为它们盖上一层漂亮的花被。刺玫花能吃呀,小时候用刺玫花和面烙成薄薄的刺玫花煎饼,那个味道比现在的玫瑰花饼、牡丹花饼更让人难忘。路边不时地出现一丛丛肥嫩的山韭菜、山小葱,我嫂子还采了一大包山韭菜准备回去做菜。山韭菜也是小时候常吃的山野菜。把山韭菜拌在红薯面里团成丸子,用油炸了脆香鲜嫩。绝壁石缝里,一丛芫花开的正闹。二尺高的枝条上举着万千朵粉紫色的小花充满了勃勃生机。

  

  正回味间,抬头一看到山顶了。山顶三丈见方,过去只有一座青瓦小庙,现在改扩建了前殿后殿。雕梁画栋,香烟缭绕。得见仙颜不禁肃然起敬,焚香朝拜,顿觉醍醐灌顶,福气满满。

  

  于殿前石阶放眼八方。东边一带碧水九曲蜿蜒而下于群山之中。此乃老鹳河(淅水)也,河面宽阔十数里,对岸紫气氤氲之处便是千年古镇马蹬镇,马蹬始命名于汉代,是南阳通往秦地长安的重要驿站。南水北调工程未完成时,去县城得从此处过河,有水路码头白家坡。夏天涨水,三层客轮可通湖北;冬天水位下去了,露出十里肥沃荒滩,可种一季小麦,麦子粒大饱满,面粉香浓筋道。河滩里荒凉、平阔,老人们说过去还见过破碎的箭镞和青铜碎片。河滩有一蛋圆形高台长约百米,平顶,老人说原先台上有座庙叫龙岛寺,不论水涨水落,水不会淹过高台。老鹳河从台下绕过,几百米宽的河面收缩到十几米宽,深不见底,视之眩晕。现在南水北调开始了,高台也没入水下好几年了。向西面看,一条大河出秦岭奔群山,浩浩荡荡,气象万千。这是丹江。丹江和淅水在岵山前汇合成一条巨龙,汪洋恣肆,携万重风雷滚滚而去,冲破重重大山阻隔,纵贯淅川全境,直冲襄汉!

  

  独立龙头极目远眺,于长河奔流处展开历史长卷。两河交汇处,必有文明兴。三千年前,这里是繁荣的楚国古都丹阳,是繁华的水运港口,是青铜神兽的故乡。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遥望西岸云霓蒸腾之处,名满天下的陶朱公、道商鼻祖、文财神范蠡就出生在这里。丹江出土了大量的文物,每一件都堪称国宝,展现了楚国独特的高超的文化艺术成就,其中云纹铜禁更是被河南省博物院收藏为镇馆之宝。

  

  丹阳地处关中、中原与荆楚的交界,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具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对秦国而言丹阳是出兵东南的咽喉要道;对楚国而论,丹阳是北进汉中、中原的大门。秦楚为争夺丹阳进行了多次战争。最惨烈的是公元前312年,秦楚两军在岵山之原爆发了著名的丹、淅大战,仅楚军就被斩首八万,主将被俘,足见双方投入兵力之多和战况之惨烈(《屈原列传》:“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屈原被流放汉北时登上岵山,望着楚军惨败的伤心地,写下了《国殇》:“……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读到此处,我凛然发现,我所站立的位置,就是屈原站过的地方,就是屈子呼唤为国捐躯的楚人英灵的地方,就是先贤抒发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感的地方。踏古迹感先贤,再诵经典,重现历史,在这里竟能与先贤跨越时空相遇,我已无法描述此时的感受,是兴奋、是激动、是崇敬、是自豪……

  

  目骋千里,神游丹淅,感悟数千年历史画卷,方知岵山之灵,灵在秀美山川滋养,灵在人民淳朴豪放,灵在厚重文化积淀,灵在福泽深厚隽永。

  

  我明白了,明白祖师爷为何在这里修行了。岵山如一长龙,祖师爷独坐龙头,背靠秦岭祖脉,以两河沃野为翼,俯看丹淅风云,守望千年文明,护佑此方百姓,福泽天下苍生。故,丹淅人兴才旺,福运绵长。

  

  ……

  

  登山归来,仍兴奋不已,感触太多,赶快记下来。


编辑:张优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