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陈向阳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世界读书日的主旨是:“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显然是一种乐趣,对个人品行修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启迪、滋养浩然正气。不少人生活中有很多的烦恼,不过是因为书读得太少,却想得太多。只有那些能够沉下心去读书的人,才能拥有更开阔的视野,发现人生更多的可能。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优秀的书籍,能帮我们豁达心胸、洞晓事理。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就是生活,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把知识转化为生活本领和技能的过程。我们每个人不但要善于通过阅读不断增强生活本领,还要善于通过阅读明辨是非荣辱、分清善恶美丑、开阔磊落胸怀。
随着生活节奏的越来越快和数字化阅读时代的日新月异,许多人由读书转向读屏,阅读内容日渐多元,阅读形式由深变浅,阅读习惯由精变粗。但始终改变不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阅读传统纸质书籍仍是阅读之本。书籍的内容严谨认真,书本的形式赏心悦目,书墨的清香沁人肺腑,它使人宁静、令人温馨、让人踏实,更有益于静读、深读、精读。阅读如同一股清流,慰藉了无数焦虑疲惫的心灵,为他们带来温暖、力量和感动。
书籍是精神世界的入口,阅读让精神世界闪光。有一句话说得好,“没事少迷茫,有空多读书。”阅读或许并不一定指向外在成功,一时半会儿也可能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但是日积月累,一定会带来内在升华,你的气质谈吐,你的胸襟格局,必然会有所不同。腹有诗书的人,不囿于鸡毛蒜皮,不困于一时低谷,所有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见过的人,都会反过来滋养你。要相信精神的丰盈,胜过世间万千浮华。
如果说一个人的精神成长与其读书息息相关,那么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社会的阅读水平。唯有多读书,读好书,读有所获、学有所得,才能始终为个人进步汲取精神营养,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财富。可见,读书不仅事关每个人的素质,也事关书香中国的传承。
读书,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让我们远离世俗的喧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阅读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锻炼思维、开阔眼界、润泽心灵、涵养品格、塑造精神、丰富灵魂,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打造更多阅读空间,使城市氤氲书香,从而滋养全民阅读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