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南阳市外贸进出口增长1.3%
本报讯(记者陈杰超 通讯员高雅)记者4月20日从南阳海关获悉,今年一季度南阳市外贸进出口值32.1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下同) 1.3%。其中,出口25.2亿元,下降6.4%;进口7亿元,增长44.4%。3月当月,进出口11.3亿元,下降13.7%,其中出口7.8亿元,下降32.9%;进口3.5亿元,增长145.1%。
我市外贸进出口呈现出新的特点: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增长显著;东盟、欧盟、美国和中国香港是南阳市主要贸易市场;民营企业进口增长显著;机电产品首超农产品。
据统计,一季度,南阳市民营企业进出口28亿元,增长3%,占南阳市进出口总值的87.2%;其中,进口5.7亿元,增长58.2%,出口22.3亿元,下降5.4%。国有企业进出口2.6亿元,下降14.9%。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5亿元,增长3.4%。
值得一提的是,机电产品首超农产品,成为最大进出口商品。一季度,南阳市出口机电产品9.7亿元,大幅增长75.8%;出口农产品(包括食用菌类、罐头等)8.3亿元,下降47.8%;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1.2亿元,下降6.2%。同期,进口机电产品3.1亿元,大幅增长167.3%;进口金属矿及矿砂1.9亿元,下降2.6%;进口纺织原料0.5亿元,下降28.4%。
一季度我市外贸发展也呈现出多个新的亮点。
机电产品出口显著增长。针对国外疫情和国际货运运力不足导致货物延期、出口目的国变化等复杂情况,南阳海关第一时间深入企业了解实际困难,给予特殊监管区域、原产地优惠等精准对策帮扶企业渡过难关;及时追踪政策变化,研判外贸形势,指导企业用足用好减免税政策,助力升级流水线,出口高附加值产品;督促企业守法经营,严格遵照海关规定,规范进出口行为,提升通关效率。一季度南阳市出口机电产品9.7亿元,大幅增长75.8%;出口高新技术产品1.3亿元,同比增长43.4%。
唐河、桐柏两县食品农产品出口大增。以《南阳海关服务大别山革命老区加快振兴发展专项工作方案》作为重要抓手,成立跨科室业务转班小组,抓好细化落实责任,全力保障食品农产品“优出”;积极帮扶企业拓宽出口渠道,加快开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用足用好原产地优惠政策,提高老区产品国际竞争力;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监管突出重点,放行突出效率,充分发挥职能与技术优势,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帮扶唐河、桐柏两个大别山革命老区县食品农产品扩大出口。今年一季度监管两县出口食用菌、茶叶、非食用动物产品等643.3吨,货值2920.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7.8%和31.6%。
帮扶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空间。一季度,南阳海关加大出口食品企业对外注册推荐力度,积极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要求,深入出口食品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出口需求,收集国外有关食品准入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注册程序,加强企业培训;指导企业合理运用原产地标准,挖掘签发自贸区原产地证书潜力,提高签证便利化水平,最大限度降低企业通关成本,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