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玉雕产业逆势增长显活力
作者:  余耀耀

镇平:玉雕产业逆势增长显活力

特约记者胡少佳 谭亚廷

 

宛都鲜花如海,涅阳美玉生辉。4月28日-5月3日,南阳第十七届玉雕文化节将在镇平县隆重开幕,连日来,镇平县各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正在紧锣密鼓赶工期,厉兵秣马迎盛会,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根据2020年镇平·中国玉雕产业指数运行情况,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经济的下行压力,2020年镇平玉雕产业发展水平除一季度下滑外,整体上产业发展水平逆势提升,全年指数呈现上升趋势。

是什么拉动镇平玉雕产业逆势而上?

电商搭平台,主播促热销。回顾2020年,从最初的地摊经济,到如今火遍大街小巷的电商直播,疫情俨然成为了玉雕+互联网模式的新型催化剂,玉雕行业直播已经逐渐成熟。

特别是,2020年,镇平县运用互联网思维,把一年一度的玉雕节从线下搬到云端,与淘宝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共同设立5月18日为镇平珠宝日,集中销售和展示镇平玉雕产品,平台给与商家流量扶持,商家给与顾客优惠,形成全民参与,全民狂欢的热烈氛围。同时联合快手、抖音、微拍堂、对庄翡翠、玩物得志、YY一件、转转一格等所有在镇平设立直播基地(中心)的线上交易平台,同步推出镇平玉雕狂欢购物节活动,集中展示和销售镇平玉雕产品,充分调动商家的积极性以及节会的关注度。形成多平台联动,全网营销的效果。5月18日-5月22日活动期间全县各平台累计网络销售额19781万元,日均销售额3956.2万,是非节会期间网络销售额的3.45倍。

品牌打造,提升竞争力。 八百里伏牛山在南阳聚气成玉,五千年用玉史在镇平演绎成器,三十万玉雕人踔厉搏击精雕细琢,终于锻造出一个闪亮的名片——“镇平玉雕。镇平县制定出台了《镇平县玉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品牌建设实施意见》,打造中华玉都城市品牌和镇平玉雕产业品牌,天下玉源、大师摇篮的地位逐步凸现。

镇平玉文化产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和深度调整期,镇平玉雕要发展壮大,必须坚持走品牌化的道路,坚持品牌、标准与加工的统一,进一步实现资源的调整优化与统筹配置,将各种新技术的效用尽可能发挥出来,推动文化内涵的扩充;培养具有竞争力的龙头类企业,生产一些高精尖的产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引导玉雕产业朝着集约化、协作化及专业化方向发展。

人才支撑,提升创造力。雕刻是镇平玉石文化产业的根基,镇平玉雕关键在人才,重点在大师。近年来,镇平县充分统筹做好人才这篇大文章。一方面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培养新型人才,完善玉雕人才库。另一方面,真心付出、用心服务,为各类人才营造宜业宜居、安心舒心的良好环境,真正做到招得来、用得好、留得住。

镇平县通过举办玉雕创意新星评选等活动,开办天津美院·镇平玉雕创新人才高级研修班,组织大师游学考察交流,为镇平玉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保证和人才支撑。截至目前,镇平县共有中国民间艺术大师2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1人、玉石雕刻大师30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76人、玉石雕刻大师569人,高级技师66人,技师32人,更有数万熟练雕刻技工和各类人才。这些玉雕艺术领军人才用独具特色的作品和具有个性风格的艺术语言塑造了不同的品牌,涌现出一批优秀佳作,在国家级大赛中屡获大奖。特别是中国水晶第一人仵应汶、中原瓶素第一人魏玉忠、中国微雕第一人郭文安等一批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他们以独特的玉雕语言和艺术风格撑起了镇平玉雕流派的名师品牌和名品品牌。

玉+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镇平县坚定不移把玉文化产业作为强县富民产业去抓,实施玉+战略,发展新型业态,打造特色品牌,拉长产业链条。

立足镇平实际,促进玉与旅游、互联网、产业、金融、健康养生的融合发展,集中打造一批玉文化研学基地,玉文化康养基地,玉文化体验中心,促进产游融合,产城融合。

玉+战略实施上,创新工作思路,按照政府出题目,企业做文章,以奖代补的工作方法,充分调动协会、企业和广大从业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政府、协会、企业和广大从业者共同行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镇平玉雕乘风破浪势如虹。南阳市第十七届玉雕文化节如约而至,镇平县将以最靓丽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