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人才引擎”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作者:  特约记者樊迪 通讯员张涛

内乡:“人才引擎”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特约记者樊迪 通讯员张涛“家门口不仅有风景,还有工作。”4月9日,在内乡县赤眉镇琴溪湖茶叶基地,采茶人或聚或散,手指翻飞中,片片新芽绿了小箩篼。

“90后”的基地负责人谢欣,在外创业小有成就,如今返乡发展茶产业带富一方人,谢欣告诉记者“基地里吸纳务工300余,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今年采茶女工310人,其中,138人已参加技能培训

眼下,一片叶绿了荒坡,鼓了口袋,富了脑袋。

这两年一批批像谢欣这样的返乡能人,凭借新知识、新技能、新视野,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内乡县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通过精准引才、精细育才、精心打造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精准引才,量身筑巢“引”头雁内乡县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制定人才柔性引进管理办法,引导各类人才向乡村集聚“乡情牌”,建立在外优秀人才信息库,健全联络服务机制,以乡情为纽带、以服务为手段,拓宽在外优秀人才服务家乡渠道。出好“筑巢招”,运用政策、机制、机会等方式鼓励支持乡村人才创业创新一揽子贴心政策和真金白银的支持下,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遍地开花。 目前,该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7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1个, 1557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86 家家庭农场,辐射带动 15200户农户,人均增收6500元。同时,自2013以来,县里每年拿出不低于100万元奖励优秀回创企业及回创人才,先后表彰79家优秀回创企业。

精细育才,厚植源动力。内乡县建立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适应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定期邀请电商企业负责人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开展专题讲座,多方位培育电商农村达人,拓宽产品销售渠道,让新农人为乡村振兴赋能助力。“菜单式”服务为全县16个乡镇培养了一批“土专家”、“田秀才”等。通过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重点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人才850名,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示范点;吸纳农村实用人才参与农村产业化项目发展,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各乡镇、村培养涉农创业人才366人。仅2020年,该县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00余场次,培训农民科技致富能人、科技示范户、农民共10000多人次,发放实用技术资料100000多份,为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智力保障。

精心留才,“雁阵效应”激活乡村。内乡县通过完善保障留人才,落实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对实绩突出、符合条件的乡镇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等,在提拔重用、职级晋升、评优选先等方面优先考虑。实施“雁阵培育计划”,坚持县乡领导干部结对联系,实行“导师帮带制”,集中力量培育30名优秀支部书记,打造新时代南阳优秀支部书记群体。汇聚“乡贤”力量,为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组织务工返乡村民座谈会,鼓励外出能人建设家乡,各村聘请技能过硬的人担任产业发展顾问,示范引领产业发展。整合落实各类涉农政策,开辟智力、技术、管理下乡“绿色通道”,有效降低创业者创业投资门槛及成本。优化环境留人才,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条件,补齐乡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短板,逐步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打造一批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乡村旅游重点村等。截至目前,该县已统计乡土人才1.1万余人,其中返乡创业720人,纳入村级后备力量179人,为建强基层组织队伍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