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两会聚焦3  畅通高质量发展“大动脉”
作者:  段平

  两会聚焦3

  畅通高质量发展“大动脉”

  本报记者段平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交通畅通关系经贸往来,连着民生与民心。

  带着群众殷切的期盼和重托,参加市两会的代表委员们汇聚一堂,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畅所欲言,凝聚合力,共同勾勒南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美好蓝图。其中,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

  锚定目标 强势推进

  交通兴则城市兴。面向未来,南阳该如何抓住“十四五”国家交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全省发展大局,积极争取,不断提升发展定位,从区域中心城市到新兴区域经济中心、全国综合交通枢纽,从高质量建设大城市到争取省域副中心城市,定位空前清晰、地位空前重要。

  人大代表卢志文说,服务支撑新兴区域经济中心和“五个高地、一个家园”城市建设,迫切需要抓住交通基础设施的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建设具备全国运输资源配置能力的综合交通枢纽,构建一体化的运输服务体系。当前,重中之重就是要以综合性交通枢纽为核心,着力优化干线公路,不断完善普通国省道公路骨架网;着力优化运输枢纽,推进客运枢纽建设,重点支持综合客运枢纽站建设和县(区)客运站升级改造,支持高铁客运站、旅游客运站、新区客运站建设;着力优化客运系统,加快形成中心城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补充、公共自行车和慢行系统为延伸的“四位一体”多层次公共交通系统;着力优化水运格局,加快唐河航运工程和沿线港区建设,构建南阳“通江达海”通道,依托南阳港形成公水、铁水多式联运新格局。

  人大代表邓俊峰说,“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建设“具有较强吸纳集聚能力和重要影响力的大城市”“新兴区域经济中心”“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发展期,必须抢抓机遇,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交通运输行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需主动服务全市大局,努力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发展大交通,强化争先出彩意识,主动作为,使南阳成为区域发展的“领跑者”。

  政协委员王义说,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首要条件,建立现代化的立体交通体系,是南阳建设大城市的基础和关键。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南阳要加快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推动合西高铁、机场迁建等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配合做好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郑西、西淅、方唐、南阳至渠首等高速公路建设,唐河航运工程一期完成投资4亿元以上。随着这些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实施,南阳将突破交通瓶颈的制约,打通东西、南北交通大动脉,为南阳跨越式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南阳要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这样的目标非常鼓舞人心,也非常提气。”人大代表张玉滚建议,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为契机,积极争取南驻阜高铁、二湛高铁、合西高铁规划建设,打造南阳高铁枢纽。在南阳新城区建设中,将立交、高架公路、轻轨、地铁纳入综合考虑,为南阳未来交通发展预留足够空间。同时尽快启动南阳机场迁建工作,加开城市航线,拓展空中交通资源。

  突出重点 合力攻坚

  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中提出,力争合西高铁、机场迁建、唐河航运等重大工程全部建成,高速公路密度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空铁公水”四位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更加完备高效,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政府工作报告亮点纷呈,未来规划鼓舞人心。”人大代表杜勇说,南阳拥有千万级别的人口基数,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独特区位,有广阔的乡村腹地,有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在产业发展上还有一批极具潜力的爆发点增长点。只要我们善于发挥比较优势,抢抓战略机遇,扬长补短、借势借力,就能在新的战略机遇期大有作为,成为支撑中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人大代表李军林说,按照“将南阳建设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定位,唐河县将立足豫西南综合交通枢纽和省级区域物流枢纽发展,加快干线公路建设,完成G312国道东段加宽改建、鲁姚路加宽改建,启动G234国道改建、唐河到南阳高铁站快速通道建设等工程,进一步推进宛唐一体化建设,为南阳建设大城市、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我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蓝图的绘就,南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人大代表王笑尘说,全市上下应形成强大合力,人人增砖添瓦,助推合西高铁、城际轻轨、唐河复航、新机场迁建等国家级重点项目早日建成并投入运营,尽快形成完备发达的全国性交通枢纽。

  政协委员薛丽说,高铁的开通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应大力发展临站经济和高铁经济带,加强高铁区域站点建设,除考虑当地城市规划和交通便捷外,还应将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等因素融入进来,有效带动高铁区域周边地带的开发与建设,做好站点规划设置以及快速通道、公交等公共交通连接,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代表委员们认为,未来,南阳应从畅通交通“主动脉”、打通大通道、建设大枢纽、完善大网络四个方面着手,统筹“空铁公水”四位一体建设,建立适应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投资、管理体制机制,着力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内捷外畅、安全高效的现代交通体系,为南阳建设具有较强吸纳集聚能力和重要影响力的大城市发挥积极作用。

  凝聚共识 创新发展

  加快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在交通、振兴发展的支撑也在交通。加快构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是南阳提升发展环境的紧迫需要,是服务辐射周边地区的重要举措。

  “成绩喜人,目标催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字字句句落到了我们的心坎上,给人以奋进的信心和力量。”人大代表魏广奇说,实干方能兴邦。南阳应极力争取南驻阜高铁、二湛高铁、合西高铁开工建设,谋划构建“星形”高铁网络;进一步助推方唐、方汝高速公路建设,有效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人大代表吴伟认为,加快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可以推进城市组团、抱团发展,加快推进宛平、宛唐一体化,明确功能区定位,打造南阳中心城区“环形交通圈”,通过发展交通,增强南阳经济辐射带动能力。应大力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争创“公交都市”,发展城际公交;积极发展交通物流、交通电商产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交通发展,不仅仅是硬件建设,还将带动产业发展、物流发展,并能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和新兴业态培育。人大代表于飞、政协委员释超凡建议,不断完善市域交通路网,建设一批市县、县县快速通道,确保市到县快速公路全覆盖;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进一步优化农村路网结构;全面整治路域环境,打造出“畅安舒美”的农村公路风景线,助力形成一大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

  美好蓝图已绘就,奋进号角已吹响。代表委员们表示,只要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充分发挥交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行官作用,打通堵点、补齐短板、扩大区域需求,南阳终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