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县教育系统获捐本土文史资料800册
作者:  李玉


新野县教育系统获捐本土文史资料800册

    本报讯(通讯员 邓进林)4月6日,新野县教育系统收到政协捐赠的文史资料近800册。该县一高中、一初中、新甸中心校、北关小学等四所学校作为代表接受捐赠。新野县教体局将对这批文史资料进行分类编目,并作为编写校本教材的重要依据,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这批文史资料包括《新野览古》、《记忆新野》、《新野文史资料》(第28辑)、《新野水库移民志》等五类。内容涵盖县政协文史委近年来组织编篡的反映新野本土历史文化,既是对新野深厚文化底蕴的挖掘和展示,也是对本土优秀文化传统的弘扬和传承。
    教育系统肩负着培养各类建设人才的重任,建设美丽新野更需要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携手共建。这批图书凝聚了新野历史文化和新野人文精神的精华,是新野本土文化建设的重大成果,弥足珍贵。各学校将乡土教材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之中,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家乡观念,激励广大学子奋发努力,刻苦学习,成为有用之才。
    各学校纷纷表示,今后要在“管好、读好、用好”上下足功夫,切实发挥其在教书育人方面的独特作用。同时将这批文史资料作为编写校本教材的重要依据,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家乡观念。



千人共读

    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激发全体师生读书的兴趣与热情,4月6日南阳市第三十一小学迎来了为期一个月的第五届“广育杯”读书节。让每一位师生都亲近书本,喜爱读书,学会读书,在读书中启迪智慧,放飞梦想;让每一位师生在读书中接受红色经典的洗礼,享受阅读的快乐,为终生学习发展奠基。图为千人共读《七律·长征》。千人共度.jpg

  本报记者 姚景 摄



“献暖暖爱心”和特教孩子的快乐约会


    本报讯(通讯员 周霜)昨日,南阳师范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的志愿者们来到南阳市特教职业学校开展“献暖暖爱心”主题志愿活动。
    
志愿者们来到特教职业学校,和孩子们打成了一片,陪他们度过了愉快的一天。大家将精心准备的节目互献给对方,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节目丰富,不仅有民族风情的舞蹈,有活力四射的歌曲,有幽默风趣的小品,还有每个人的风采展示。志愿者们还邀请特教同学们一起参加表演,带领他们一起做游戏。大家三五成群地聊天、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怀。最后,活动在同学们与志愿者的意犹未尽中结束。
“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切皆有可能”,特教的学生们随时遭遇了不幸,却一直在努力奋斗和改变。
    志愿者们表示,以后会不定期组织志愿者来到特教职业学校开展活动,让孩子们快乐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