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李天岑扶贫攻坚俩作品“受宠”
《唱大戏》被《易地记——扶贫攻坚优秀中短篇小说选》选录
《三山凹》入选《长篇小说选刊》“脱贫攻坚”专号
全媒体记者曾碧娟
近日,中国作协创研部和《小说选刊》杂志社联合推出《易地记——扶贫攻坚优秀中短篇小说选》,我市著名作家李天岑作品《唱大戏》榜上有名。与此同时,由中国作协主管的《长篇小说选刊》2021年2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专号,推出了 李天岑的《三山凹》,这也是南阳籍本土作家在《长篇小说选刊》上稿的一次重大突破。
《易地记——扶贫攻坚优秀中短篇小说选》是近两年来中国当代作家创作的扶贫攻坚优秀小说合集,精选6个中篇和6个短篇,题材五彩斑斓,故事生动有趣,深刻地反映了中国所经历的改革开放,歌颂党领导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丰功伟绩。
《唱大戏》是李天岑2020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作品首发于《长江文艺》,书写了一个充满智慧、灵活幽默却又极为接地气的老总赖四以“唱戏”为媒介,借助“县长效应”,顺利完成扶贫攻坚拆迁任务。唱戏是自由自在的民间生活的重要片段,是一种充满了日常情趣的生活场景,但同时,唱戏又具有一定的传奇性,有一种超越常规的文艺特性。李天岑将唱戏的民间性和传奇性有效融合于作品,激活了传统的文学资源。那些浑然天成的插科打诨,氤氲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巧妙地呈现出当下社会的众生百态场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方式透析出社会发展中的全景,实属难得。
作为中国作协脱贫攻坚奔小康重要题材重点扶持作品,《三山凹》与时代紧密相连。作品以中原腹地一个名为三山凹的山村作为故事展开的落脚点,将三个发小柳大林、张宝山、侯子耀改革开放后的不同命运经历徐徐展开,围绕着“铁三角”各自的家庭、个人情感、自我认知和责任担当,将中国农村包产到户、改革开放、脱贫致富的各个时间点上的多重血缘、乡缘关系逐一展现。让习惯了都市精致文学的读者,在土味浓厚的叙事里,在这个小小的山村里,重温乡愁,重温属于中国农村独有的时光。把个人命运融入到时代大潮中,从感情纠葛、个人生活细处着眼,每个小人物都是一面平面镜,直接折射出国家政策对于个体的影响。生动地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和脱贫攻坚波澜壮阔的伟大画面,体现出中国历史前进的滚滚洪流势不可挡,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前进的必然结果,是大势所趋,是民心所向。
该期《长篇小说选刊》卷首语指出,李天岑的《三山凹》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历史背景下当代中国农村的细致书写和总体性思考。作者笔力雄健,视野广阔,通过三个农村青年与国家改革开放进程同步的人生奋斗经历,串联起三山凹村、黄龙镇、丰和县、南都市乃至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讴歌了一代新人为实现幸福生活而奋斗的精神,继“大江大河”的波澜之后,又为读者们呈现了“大山大海”的壮阔。
李天岑
李天岑,河南省镇平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顾问、南阳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1979年至今发表文学作品近400余万字,中短篇小说散见于《奔流》《青年文学》《长江文艺》《人民文学》《小说选刊》等刊物。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月牙弯弯》《找不回的感觉》,长篇小说《人精》《人道》《人伦》《平安夜的玫瑰花》等。其“人”字系列三部曲受到评论界广泛关注,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新世情小说,独树一帜的‘劝诫’文学”。《人伦》《人道》先后荣获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长篇小说文鼎中原奖。《人精》《人道》曾被《大河报》《作家文摘》《文学报》《长篇小说选刊》连载或选摘。《人精》《人道》先后改编为电视连续剧。根据《人精》改编的二十集电视连续剧《小鼓大戏》在中央电视台及其他多台播出,并连续荣获全国电视剧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