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史姓党增强党性修养
刘建川
在《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历史有许多重要的论述,这些论述对当前党史学习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中,“党史姓党”的论述为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正确方向。我们要坚持“党史姓党”,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努力取得党史学习教育新成效。
坚持唯物史观,在把握党的理论基础上提升理论修养。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发展问题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党的重要理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在党的百年历史中,我们党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和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坚持党史姓党,关键是要用好唯物史观这个最根本思想工具,在把握历史规律中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深刻感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运用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更好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
坚持人民立场,在把握党的根本宗旨中锤炼作风修养。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立场是党史学习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坚持人民立场学习党史,我们就能更好地把握党的根本宗旨。党“为人民而生”,党“因人民而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深刻把握党的根本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作风。要常思“我是谁”,与人民“心连心”,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要深悟“依靠谁”,与人民“面对面”,拜人民为师,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策于民;要回答“为了谁”,“实打实”为人民服务,竭尽全力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着力改善群众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基础条件,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坚持实事求是,在把握党的思想路线中淬炼思想修养。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灵魂和核心。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破解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中的种种难题,推动了党的事业顺利发展。坚持党史姓党,关键是要用好实事求是这个最根本的思想方法,从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在党史学习中淬炼思想、坚定信仰,更清醒认识“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更深刻理解“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更深切体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进而从思想灵魂深处汲取历史智慧、激发奋进力量,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开启新征程的精气神。
坚持党性原则,在把握党的初心使命中提高政治修养。坚持党性原则是“党史姓党”的生命线。坚持党性原则必须树立正确党史观,必须准确把握党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从纵向维度看,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两大历史任务,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和主线。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就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初心和使命贯穿于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之中;从横向维度看,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流和本质。坚持党性原则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全党团结一致向前进。
(作者单位:邓州市纪委)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