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角度谈营商环境变化” 万象更新正逢春 ——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全景扫描
作者:  刘纪晖

万象更新正逢春  

——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全景扫描

本报记者 刘纪晖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资金和人才的“金字招牌”,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制胜法宝。近年来,我市对不断加大对各类企业帮扶力度,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成长的烦恼”,使之逐步“登高望远”,成为南阳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的“压舱石”。

数字是最好的证明。2020年,南阳企业发展指数拉出“大阳线”:以2020年11月为例全市1480家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4.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全省位次由上一年的第14位上升至第6位;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7%,利润同比增长101.3%;全市销售收入超百亿企业达到两家(汉冶特钢110.8亿元、牧原集团483.79亿元),超50亿3家(宛西制药78.2亿元、西保集团65.2亿元、新野纺织集团54.7亿元),超30亿达到4家,超10亿元的达到了15家。

南阳企业发展迎来了春天。

 

发展之路更宽了

 

打开电脑,登录南阳市政府采购网,点击“采购意向”专栏,这是河南恒华工程咨询公司负责人刘瑞敏近段时间每天必做的一件事。

“新增的这个板块太好了。”对于一家招标代理公司来说,获取项目信息至关重要。过去,项目要组织招标采购了才发布公告,刘瑞敏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现在,预算单位的初步采购需求和采购计划提前30天在网上发布,这对预算单位、代理机构、供货商三方来说都是一大利好。

“老王,又有一项新政策实行了。”318日,市财政局工作人员来到南阳剑兴家用电器有限责任公司,给总经理王建友“传经送宝”。

“这个好,这个好。”得知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政采贷”新规在南阳落地实施,王建友连声叫好。“过去参与政府采购去银行贷款,得抵押。现在,信用记录好的企业,拿着政府采购中标通知书,不需要抵押就能贷到款,你说方便不方便。”王建友喜滋滋地对员工说。

“这两年,感觉企业发展的路越走越宽。”贷与税,是企业最关心的两端。对南阳财税领域营商环境的变化,南阳柯丽尔科技有限公司财务部门负责人杨凯感触良多。“举个简单例子,去年疫情期间,南阳好几个部门的负责同志主动来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除了帮我们解决了物流通行证等实际问题外,还帮助我们企业积极申报,列入国家第一批疫情重点保障企业金融扶持名单,享受到了2000万元的优惠贷款支持。

“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改变的是服务理念,收获的是企业的发展和信任。 近几年,南阳各级各部门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开启改善营商环境的探索和实践,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保障减税降费政策全面、及时惠及市场主体,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平等享受国家支持政策......一系列改革举措疏通了企业的难点堵点,帮助企业走上了发展壮大的“快车道”。

 

政务服务更实了

 

“两个小时!”从申报到拿到营业执照和免费刻制的印章,南阳市豪跃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先生只用了两个小时,企业开办之方便快捷再次刷新了他对南阳政务服务的认知。

“从15个工作日、7个工作日,压缩到2.5个工作日、2个工作日,再到目前的最长4个小时,最快现场办结,在南阳,企业开办时间越来越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驻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企业开办注册登记区负责人李显阳说。

不仅更高效,而且更便利。2020年年底,襄阳襄南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立锦人在南阳,却完成了在襄阳开办一家新企业的大事,成为南阳“跨省通办”政务服务的首位受惠者。

“最多跑一次”、“减证便民”、“一网通办”,“一证通办”、“全省通办”、“跨省通办”......南阳“放管服”改革步伐跑出“加速度”,各级各部门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想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企业增便利。

务实的举措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成长空间。2003年便开始从事招标代理工作的刘瑞敏,直到2014年才成立公司。从一名行业“小兵”到勇敢迈出来独挑大梁,刘瑞敏说,正是看到了南阳营商环境优化给企业带来的勃勃生机。

“2014年前,企业如果要从事招标代理,需要同时具有财政、发改委、住建等部门批准的各类招标代理资质。这些资质审批很严,对公司场地面积、人员数量等都有要求,办下来非常麻烦。”刘瑞敏说,“2014年后,政府采购招标代理资质由原来的‘审批制’改为‘备案制’。现在,只要把企业相关信息传到网上,公示后没有问题,就可以从事招标代理了。”

“简政放权、‘五减一优’、限时支付、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可以说,我既是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见证者,也是切实受益者。”刘瑞敏一边扳着指头数一边说。“现在,只要有能力、有实力,企业诚信守法经营,就一定能越做越大、越做越强。”对未来发展,刘瑞敏充满了信心。

 

市场环境更优了

 

急事急办,特事特办。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很多企业停产停工,经营告急。为了最大限度地帮扶企业,南阳出台了应对疫情影响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36条措施,从金融、税务、交通、政务服务等八大方面,打出扶持企业的“组合拳”。各级各部门充分利用网上办、自助办、掌上办、邮递办等途经,为需要的企业提供服务支持。同时,对助力疫情防控的企业和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便利。

南阳柯丽尔是全国3000多家大中型医院的指定耗材供应商,其生产的热敏胶片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救治的第一类医疗器械。2020年初,企业遇到了产品运输难、原材料不足、员工防疫生活保障难等问题。市发改委得知情况后,迅速协调,第一时间帮助企业申领到运输通行证,同时,向山西省运城市发改委发函,帮助柯丽尔调运到急需的原材料,保证了企业的连续生产。

公司满负荷运转的背后,是各部门周密的计划和繁琐的工作。想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疫情期间一直开足马力加班加点生产,公司副总经理余秀宏说,这离不开南阳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办理通行证,解决物流问题,发放贷款,协调上游供应企业……各级政府部门‘店小二’式的服务,让我们感到温暖。我觉得,我们遇到了最好的时代。”

“我们去年接到了一个200吨的大订单,销售价值600”南阳金牛彩印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祁国鸽对这单生意印象深刻,“当时厂里设备不够用,我们急啊。”后来,在市发改委、市工信局等部门的协调下,集团紧急从外地借了一台设备,这才圆满完成了订单。

南阳拓宝玉器广场一楼大厅一角本来闲置,卧龙区第一税务分局王艳艳和卧龙区卧龙岗税务分局赵青在上门走访时发现后,向市拓宝玉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元全提了“意见”:“这片闲着也是闲着,咱这附近缺量贩,不如你们考虑考虑朝这个方向使使劲。”吴元全眼前一亮。没多久,“生鲜传奇生活超市”开了张。“你别说,生意还挺不错,这还得感谢税局同志的金点子。”吴元全笑呵呵地说。

厚植发展沃土,激活一池春水。南阳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新一轮发展的春天,南阳企业必将乘风破浪,拥抱新时代,创造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