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在千顷澄碧的时代,淅川一退役军人不忘初心扎根小山村——
誓为乡村振兴耀出千分光
本报记者 杨青晓 于欢 实习生 刘玉杰/文 周梦/图
时光回转五年,若在雨天,想攀到坐落在低矮郭华岭上的村委会,您得想办法趟过蒿坪河,还须提防泥泞土路的颠簸磕碰,周遭风景没有想象中的花红草绿,甚至还有些许狼藉,运气好的话,村民家那一碗热乎乎酸菜面条能让您高兴半天……这个距淅川县城仅十余公里的金河镇蒿坪村,当年可是该县有名的不通自来水的贫困村,全村551户,其中175户为贫困户,老百姓靠天吃饭,百废待兴。
3月15日中午,蹲坐在宽敞的蒿坪河小桥上,望着灿烂的油菜花田和平整的乡村道路,已脱贫的阮贵兰聊着过去抹起了眼泪:“你看,现在村里变化多大,这一切都是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功劳,可怜俺们亲人张彬队长,却得了重病,听说咳了血,还在抢救!”一旁端着碗吃饭的乡亲们也长吁短叹感慨着……
而在河对岸稍远处的蒿坪希望小学校园里,可爱的孩子们争着抢着为张彬叔叔录制加油视频……
张彬,何许人也,竟让村里两千多男女老少如此牵肠挂肚?
孩子们为张彬加油 本报记者周梦 摄
■“全能战士”张哥
看着当年玻璃炸裂留下的痕迹,王宏戈和周迪二人站在驻村工作队厨房内仍心有余悸:“那是在2017年5月22日中午,俺们都在加班核对档案资料,忽然听到一声炸响,还没回过神,张彬哥已经冲出去查看了。原来是厨房里正在烧水的液化气软管烂了,喷涌而出的火焰将厨房的玻璃炸碎。张哥赶紧将打湿的毛巾裹在手上,拧紧开关,抱起液化气罐飞快地向屋外跑去,随后俺们一起用被水打湿的被子盖着液化气罐,将火熄灭。
“回头问他怕不怕,张哥说还顾着想啥哩,就想着村部隔壁就是镇养老院,里面住着几十个老人啊,可不能出事了!”
王宏戈和周迪是张彬在淅川县人民医院工作的同事,也是医院驻金河镇蒿坪村扶贫工作队的成员。身为队长的张彬“一战成名”,被两个小迷弟尊称为“战士”。
驻村扶贫异常艰辛繁琐,年轻人有时会浮躁。周迪说,自从2015年12月驻村后,张哥经常找他们年轻人谈心,说得最多的就是“扶贫工作就是个良心活,要对得起良心”。
“把方便留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将群众当成亲人,群众的事就是他自己的事,冲锋在前,尽职尽责、任劳任怨,他和村民一起下田种植修剪,以泥土为伴,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淅川县人民医院驻金河镇蒿坪村第一书记尤太东如是评价张彬。
尤太东向记者讲述张彬的故事 周梦 摄
而在淅川县林业局驻蒿坪村第一书记葛玉顶眼里,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共产党员,张彬在兢兢业业扶贫工作的同时,还是大家的厨师长、生活委员、思想委员,“有时候实在忙不开了,他就把自己媳妇也喊来,帮忙做饭,这是一个热心肠、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全能型好青年。”
■自家兄弟张彬
自从去年6月25日以后,54岁的村民李少兵便把张彬当成亲兄弟。那天凌晨5点多,他骑着三轮车去县城卖菜不慎侧翻河沟严重摔伤,他第一时间想起了把村民当成自家人的张彬,赶紧打电话求救。张彬闻讯马上联系县人民医院派救护车去救治,并以最快速度联系驻村第一书记尤太东为其做手术。
病愈后的李少兵感动不已,逢人便夸张彬把自己当成自家人,自己多了一个亲兄弟。张彬不仅帮忙治病,还通过政策扶持帮曾做过胃癌手术的李少兵报销手术费用,还经常在田间帮忙,让这个曾经一贫如洗的家庭有了起色重焕生机。“您说,这不是亲兄弟是啥!”李少兵心怀感激。
觉得张彬是兄弟的村民还有很多,46岁的宋家湾组村民王华珍说:“正是有了俺兄弟张彬的帮忙,你看,我现在在超市打工一个月挣1300块,多美啊!”她还记得,张彬每次入户到家都要掀开米缸锅盖看看缺啥少啥,下次再来肯定带点生活用品;她还记得那年寒冬腊月,张彬给公公房间里漏风的窗户装新玻璃,把破损的电线换新……
“张彬不嫌脏不嫌累,来我家看到厕所脏了就打扫,看到屋里乱了就收拾,弄得我怪不好意思……”63岁的李西华老汉说张彬鼓励他们扔掉懒惰毛病、撸起袖子加油干,“你看,现在地里都种上好看又好卖钱的经济作物,俺们生活都好起来啦!”
帮村民联系技能培训、办理贷款贴息手续、向五保户赠送电风扇电热毯……这一件件小事,村民们如数家珍,道不完的情说不完的谢。
■拼命三郎小张队长
同事、村民的挂念,至目前,张彬还不能一一回复,他的电话始终关机。身处郑大一附院重症监护室的他已被下发病危通知书。
今年44岁的张彬,从部队退伍便来到淅川县人民医院工作。2015年12月,他被单位派驻到该县金河镇蒿坪村参加扶贫工作,以驻村工作队队员、队长的身份,先后配合两任驻村第一书记和村两委干部,对蒿坪村进行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和产业扶贫等,想方设法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提高贫困群众的生活水平。
驻村5年来,张彬吃住在村里,经过艰辛工作,他和同事们将蒿坪村175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如今的蒿坪村村道干净整洁、垃圾定点回收、小溪清澈见底、花香随风飘来、菜园绿意盎然、果园呼之欲出,村民笑容满面,美丽乡村初露峥嵘,乡村振兴正在推进。
多年来,张彬先后被淅川县、金河镇评为优秀驻村队长、优秀共产党员。去年8月,他还被评为2019年度南阳市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
不幸的是,3月4日上午,张彬和第一书记葛玉顶一起忙于蒿坪村林果产业春季管护和巩固发展时,突感头晕目眩、无法站立,当即被送往医院治疗。3月5日检查发现他的白血胞超过正常人20倍,血小板极低,病情十分凶险。7日,他被送到郑州治疗,当即被下达病危通知书。
此消息传到村组、乡镇乃至同事亲朋圈,众多群体、个人自发自愿进行慰问活动。
■不称职的傻外甥、爸爸、儿子、
张彬的眩晕,此前多次发做,但他总说“没事儿”,靠吃几包药支撑着。
说起今年1月16日凌晨累晕在岗位后又拒绝休养坚持工作的“傻外甥”,吕自国感慨颇多,身为医院工作人员的外甥5年间为很多群众提供看病就医的便利,但他却始终没为自己着想去医院检查;有多少次,张彬给他打来电话为给贫困户兜售农产品和大肉而发动亲朋帮扶;他还记得张彬省吃俭用花了5000元买来二手车只为更好帮扶村民,帮他们买树苗、拉种子、化肥……对于群众风评如此好的外甥,二舅吕自国潸然泪下:“打小就以‘自尊自爱、自强自立’为座右铭的张彬真是好样的,我为他感到自豪骄傲!”
“别人家的爸爸总是最好的。”自从张彬驻村扶贫后,两个儿子的教育和陪伴就落在了妻子李普的身上,儿子们总是埋怨爸爸不在家,甚至还写过“不称职的爸爸”的短纸条,字里行间儿子对爸爸的想念跃然纸上。
现如今,张彬的病情还未告知其父母,亲戚朋友和周边邻居们都在帮其年迈的父母编织一个美丽的谎言,他们担心张彬的病情会影响体弱多病老人的健康状况。
善良总是一脉相承。2019年7月,张彬母亲因急性肾衰竭转移到郑州医院治疗,正在村里大走访又面临考核检查的张彬左右为难,通情达理的母亲,一番话给他打了强心剂:“儿啊,你是公家人,组织的事是大事,娘没事!”妻子李普说,后来张彬回家后痛哭不已,他自责是个不称职的儿子……
■记者感言:
一天的淅川采访,走村入户所见所闻,均是对这个乐于奉献、勇于担当、无私坚守、不忘初心、扎根山乡的驻村干部的赞誉有加,记者一行被深深感动着。
环顾周边,还有很多如张彬一样的干部夙夜在公、忘我奋战在乡村振兴第一线,他们在这个千顷澄碧的时代努力耀出千分光,让我们为这样的好人加油祈福,愿这样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精神激励世人践行初心使命,涌现出更多有情怀、有能力、有担当的逐梦者。
张彬(左一)向贫困群众发放物资--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