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张伟
作者:  贾林伟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张伟

“振兴路上,唯有奋斗!”

 

本报讯(特约记者申鸿皓)“他们爬过最高的山,走过最险的路,去过最偏远的村寨,住过最穷的人家,哪里有需要,他们就战斗在哪里……”3月9日,北京载誉归来已有10多天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社旗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张伟激动的心情依然无法平息。作为“他们”中的一员,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话语萦绕耳畔,催人奋进,“脱贫打胜仗,振兴有希望,再苦再累都值!”

连日来,张伟一刻也没有停歇,下基层、访农户,进田间、入车间,宣讲“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每一次宣讲都是激情饱满,赢得了满满的点赞。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这项荣誉,对于张伟同志来说名副其实!”作为同事,县扶贫办副主任侯可浩和大家伙儿一样,对张伟“拼命三郎”般的作风都很服气,对全县“不落一人”的脱贫成效赞誉有加,“他是我们的好班长!”

轻伤不下火线,小病不误工作;拔下吊针进基层,拖着病体冲一线。自2018年4月担任扶贫办主任开始,张伟就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然有我”的攻坚理念扎根心底,坚持“5+2”“白+黑”“雨+晴”,把节假日当做工作日,忘我的奔走在扶贫最前沿,换来了脱贫攻坚硕果累累。

他创新推广的申报者自评、贫困户互评、“五老”监评、乡村医生参评、村组织定评的精准识别“五评”模式,进一步织密了识别网格,堵塞了工作漏洞,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户识别工作中的漏评和错评问题;他主张推行的“一设两评四榜”志智双扶模式,把扶贫和扶志、扶智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增强了贫困群众依靠双手自我发展、主动脱贫的内生动力,树立了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乡风民风,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社会环境;他建言献策的产业就业奖补政策,培育壮大了全县“蔬菜、中药材、林果、畜牧”四大扶贫主导产业,扶贫产业总面积达到25.64万亩,累计带动贫困户77592户次,转移贫困劳动力22347人……

“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得先进,不获全胜不收兵。”如今,张伟刚到扶贫办时定下的工作目标,已变成沉甸甸的成绩单:2018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位居全市第二名;2019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位居全市第一名,并顺利通过省级贫困县脱贫摘帽第三方评估;2020年代表河南省顺利通过国务院扶贫办贫困县退出抽查……全县28063户87908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85个贫困村全部达标出列,社旗顺利甩掉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荣誉是属于全县4844名扶贫干部的,更是属于全县人民群众的,对我来说,这只能是激励和鞭策,是新奋斗的起点。”载誉归来话振兴,鼓足牛劲向前冲。在张伟心里,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振兴路上,唯有奋斗!“接下来,要紧紧扭住产业振兴的‘牛鼻子’,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