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市人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2021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召开
作者:  赵明禄

为全市人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2021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召开

 

本报记者 赵明禄 通讯员 谢爽

 

2021年,我市卫生健康工作将在勇担疫情防控重任,深化医疗、疾控等改革创新,做实为民惠民举措的同时,以公共卫生安全为底线,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补齐公共卫生体系短板,全力打造区域性医疗养老中心,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这是记者从昨天召开的2021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2021年,我市卫生健康工重点做好十项工作。

要深刻认识到疫情防控的长期性、艰巨性,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加快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推进市县级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完善设备配置,满足现场检验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等需要,2022年底前建成。

实施健康南阳行动。强化政府、社会、个人责任,营造共建共享的全民健康生活环境,全面推进健康南阳行动、做实健康服务管理、持续推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必须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就医和卫生健康问题,持续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落地。持续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进一步深化“就医一卡通”改革,整合远程医疗资源,开展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数字化医院等级评审,探索“5G+医疗健康”技术应用,建设市级影像、检验、心电等区域智能诊断中心,加强数据交换共享,持续提升群众体验感、获得感。

强力推进卫生重大项目建设,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抓好防病治病的同时,把工作重心放在项目建设上来,争取早日建成投用,为全市人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加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卫、专科兴院”战略,紧跟前沿医学,聚焦人才队伍,推动学科建设,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一是加大“引才”力度。

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持续推进县域医院提质升级,加大基层机构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强化基本公卫服务项目管理,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把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平稳过渡。

做好“一老一小”和妇幼健康服务,加快基础服务能力建设,积极推动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的建设,推进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工作,完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

加强行业治理和法治建设,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坚定不移走为民健康服务之路,深化“智慧卫监”“蓝盾护航”行动,持续开展医疗乱象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执业行为,严厉打击涉医违法行为,维护正常医疗服务秩序。

全面加强从严治党引领工作,坚决惩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塑造行业清风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