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教育必须树立正确的党史观
闫 燕
高质量高标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学习党史必须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党史观是关于党史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正确的党史观,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心怀“国之大者”,科学审视和剖析党史中的关键问题。
准确把握“三主一本”。历史细节浩如烟海,历史脉络盘根错节。要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就必须运用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的历史思维,把握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两大历史任务而进行的不懈奋斗,这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围绕党史的主题主线展开的党的不懈奋斗史、党的理论探索史和党的自身建设史,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本质。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深刻揭示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要求把百年党史与中国近代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衔接起来,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深刻认识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领导人民所取得的伟大成绩和辉煌成就;深刻认识党在长期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正确看待三个“重”。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必须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历史背景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一,正确看待对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要坚持政治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分清历史的主流与支流。党在领导经济、政治发展过程中确实犯过一些错误,但是所取得的成就和成功经验是主要的;领导人个人的功过,要放在整个党的历史长河中去审视,错误是第二位的,功绩是第一位的。第二,正确看待对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从中汲取正能量。要从“重大事件”中认识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要从“重要会议”的战略决策中汲取历史智慧和奋斗力量,要从“重要人物”的光辉事迹中弘扬光荣传统。
科学对待三个“历史”。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才能掌握历史主动。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当前,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活动放在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总结经验,发掘适应时代需要的现实启示。
坚决反对一个“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我们党为维护自身历史、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巩固国家政治安全而提出的重大课题,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重大原则立场。要时刻警惕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面对错误言论要敢于发声、勇于亮剑,敢于斗争。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广大党员干部要联系历史学党史,结合现实悟思想,知行合一办实事,面向未来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作者单位:中共南阳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