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县城关镇:人大代表票决制助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
作者:  王冰

    本报讯(周智有 赵彩霞)日前,市人大常委会对内乡县城关镇坚持实行人大代表票决制助力推进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工作落地见效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该镇位于内乡县城区中心,区划面积9.7平方公里,下辖12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7.2万余人。入驻镇联络站的省、市、县、镇四级人大代表共77人,其中省级人大代表1名、市级人大代表2名、县级人大代表21名、镇级人大代表53名;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1处、人大代表联络室2处。去年以来,镇党委、人大、政府积极探索人大代表履职尽责和监督工作新机制、新路径、新方法,把人大代表票决制作为规范代表的重要载体,不断有效地丰富了人大代表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强力的助推了全镇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工作的准确、快速落地见效。该镇党委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人大主席为副组长,人大主席团秘书长等为成员的“城关镇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制定出了《城关镇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实施方案》,从而形成了党委强力引领,人大精心组织,政府认真落实票决制候选项目的论证、实施的良好工作格局。

    该镇人大主席团秘书长赵彩霞介绍,去年县人代会上,县驻镇的人大代表、清真寺村党支部书记杨运举、商城社区监委会主任袁梅礼等,联名提交的《关于在县城社区建设居民游园的议案》,受到了与会代表的共鸣和县人大领导的高度重视,该议案作为重点民生实事建设项目转交城关镇党委政府办理。为尽快使这一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提升广大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城关镇党委、人大、政府把制定的《城关镇关于财政支持村居社区游园建设实施意见》提交镇人大主席团,由驻镇人大代表票决定夺。通过人大代表票决,超过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大代表同意镇财政投入游园建设项目资金。北园村的“文化游园”面积达1300多平方米,因涉及6户群众老宅基地,多年来都想建设独家小院,为此争执不休,邻里不和。镇党委、人大、政府借助建游园的契机,耐心给大家讲政策、疏导稳定情绪,多次召开联席会,最终以采取人大代表投票表决的方式,决定以政府年每亩2000元的价格将这块“争议”、“纠纷”之地租赁下来建设游园,租金归集体所有。如此以来,既解决了村民争地纠纷,又提升了闲置土地的利用价值,还增加了集体收入,同时节约了政府开支,美化了人居环境,达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该游园建成投入实用后,被大家称之为“和谐游园”“幸福游园”。

截至目前,该镇通过采取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形式,已在辖区12个行政村、社区先后共建设集文化、娱乐、健身于一体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各种规模游园、广场32处、个,正在紧锣密鼓建设实施的游园、广场16处、个;先后改建、扩建升级改造城区大小街道、巷道46条、段,总面积达数万平方米,为有史以来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