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有求助,他们随时来帮助……   警营里的“雷锋”故事
作者:  徐蕾


  群众有求助,他们随时来帮助……

  警营里的“雷锋”故事

  本报记者徐蕾  通讯员贾耀河
微信图片_20210304155914.jpg

扶危济困,卧龙区公安分局民警用行动践行雷锋精神(资料图片)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雷锋精神的核心所在。人民警察为人民服务365天不打烊,他们在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及时在群众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传递社会正能量,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一个又一个有温度的故事。3月4日,记者走进卧龙区公安分局,聆听警营里每天发生的“雷锋”故事。

  一个求助,他们帮忙挽损失

  “人民的好警察社会的正能量”这十个字,是3月3日上午卧龙区英庄镇经营超市的朱女士送给卧龙区公安分局民警宋江学的锦旗,是她满心的感谢。2月28日中午,一名男子来到朱女士经营的超市,购买了价值860元的香烟、白酒,用微信支付后就驾车离开了。然而下午临近下班时,朱女士对超市的营业额进行对账时,却发现自己中午销售的这笔860元大单竟然只支付了86元,对于小本经营的她来说损失774元也不是小数目。焦急无奈之下,她向警察求助。

  接警的民警宋江学根据报警人提供的时间段,及超市周边的视频监控信息,发现那名男客户驾驶一辆白色SUV汽车离开,于是民警决定以车找人。联系上车主时,对方称自己的车当天被陆营镇的朋友吴某借给了他的妻弟李某去英庄走亲戚用了,民警又辗转联系到李某说明情况。李某核对了自己的转账记录,发现购物时在支付环节确实少输入一个零,导致付错了款。随后李某将余下的774元通过微信转账给民警,民警成功为朱女士挽回了损失。

  一夜忙碌,救回年轻的生命

  3月3日,卧龙区公安分局民警陈武接到一个电话,一周前,他们雨夜救助一名醉酒坠楼的女孩,现在女孩伤情稳定,无生命危险,家人特意打来电话向民警表示感谢。

  陈武说,那是2月25日深夜,当晚下着大雨,刚刚处置完一起警情的他和同事便又接到110指挥中心指令:八一路一个小区八楼有人坠楼。陈武他们火速赶往现场。原来女孩当晚和朋友在家畅饮过量,意外从八楼坠落至五楼平台上。在现场,民警发现女孩奄奄一息。陈武急忙协调小区物业管理人员将通往平台的铁门打开,安排120急救人员进入紧急抢救。女孩伤情相当危险,需要紧急送往医院治疗。而五楼平台楼面不平整,上面有许多杂物,中间还有一道一米多高的围墙阻隔,进出极其不方便;于是民警主动当起担架员,配合救护人员将受伤女孩送上了救护车。在医院急救中心,民警们又帮忙抬着伤者做相关检查。忙完医院的事,他们又返回现场,冒雨对现场进行了勘验,忙完已是次日凌晨5点多了。用一夜的忙碌,换回一个年轻的生命,陈武说:“值。”

  一个来电,民警接力解难题

  2月28日晚8点钟左右,雨夜格外冷。卧龙区公安分局少数民族服务站民警杨霞接到一个求助电话。在镇平县石佛寺镇做玉器生意的少数民族群众迪力沙打来的电话,他为了参加第二天驾驶资格考试提前来到了位于卧龙区七里园乡的考点附近备考。一个人前来,人生地不熟,再加上语言沟通障碍,无法找到就进的宾馆入住,此时他想到了求助公安民警。接到电话的杨霞想到迪力沙如果找不到住的地方,会影响第二天的考试,她一边宽慰迪力沙在原地避雨等待,一边迅速联系对驾校考点周围比较熟悉的民警前去救助。民警宋景冰冒雨赶到现场找到迪力沙,帮忙把他安顿到了附近住宿环境较好的宾馆,并叮嘱宾馆工作人员尽可能提供好服务,有困难及时和民警联系。

  一次走访,今后关爱不缺席

  “谢谢警察姐姐!”3月3日傍晚,卧龙区龙王沟风景区袁沟村,小学生小柳放学回家看到警察姐姐刘果给她买的书包和文具爱不释手。

  刘果是卧龙区公安分局龙王沟景区警务室的社区民警,在春节前的一次走访中,她了解到袁沟村村民柳某及其妻子均系重度智力残障人士,两人无劳动能力,家中两个小孩都由其爷爷照顾。虽然国家的扶贫政策让他们一家生活慢慢好起来,但作为家庭顶梁柱的爷爷实在是无法照顾两个孩子的周全。于是,此后刘果每每入村走访,都先到柳某家,给两个孩子带去自己妹妹的一些衣服,还抽空辅导他们的学习,想办法为这一家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每一次刘果从柳家离开,小柳的爷爷总是送出很远。

  扶危济困,救人于危难,这样的事民警们每天能遇到,对于他们来说,一年365天,天天都是“学雷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