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谱新曲 教育振兴再出发
作者:  秦会娟

立德树人谱新曲  教育振兴再出发

——南召县城关镇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观察

 

全媒体记者 秦会娟

"最后,请大家全体起立;请各位同志向老师们行注目礼,目送亲爱的老师们离席;请各位数十年如一日、默默辛勤耕耘的老师们先行离场,老师,你们辛苦了!"这是222南召县城关镇教育振兴三年行动誓师大会结束时的一幕,与会者无不精神振奋、信心满怀。

教师和干部群众们对教育振兴的信心,源自南召县城关镇在春节刚过、大年初十就发布的《中共城关镇委员会、城关镇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镇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意见》(以下简称"三年行动实施意见")。镇党委书记杜杰、镇长朱魏魏说:"我们要通过三年行动,逐步缩小城关学校硬件建设和装备配备与城镇的差距,乡村教师待遇稳步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实现由教育大镇、教育重镇向教育强镇、教育名镇的跨越发展。"

    更好的教育

  什么是更好的教育?就是人人享有、人人出彩、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

    南召县城关镇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办学品位进一步提升,普及程度全面提高,均衡教育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跨入全市先进行列。同时,德育工作富有成效,学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进一步优化。

    每一个目标的背后,都有具体的数字或准确的方向,譬如,关于办学品位,就是学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精细化,达到"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教育名镇品牌基本形成。教育普及程度的目标是"城区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择校热、大班额现象基本消除,办学条件更加优越,中、小学平均班额达到55人以下。"

    他们还自我加压,提出"义务教育教学质量一年见成效、二年上台阶、三年大跨越,跨入全市先进行列"的具体目标,对每年建设幼儿园数量、义务教育质量、小学教育班额、初中教育水平和德育工作、学校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指标。

   "2024年,力争幼儿入园率达到100%,公办园入园率达60%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100%,中招拔尖学生人数占全县的60%……"这既是南召县城关镇为教育事业发展设定的改革路线图,也是党委、政府对群众热切期盼的积极回应。

    更实的工作

    抓实工作,扛稳责任,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创新驱动,是南召县城关镇推进教育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镇党委、政府把教育工作作为全镇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一把手工程,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他们建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常务副组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纪委书记任执行副组长、镇直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城关镇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教育工作会议,拍板解决重大教育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中心学校,负责全镇教育工作的组织调度、统筹协调、督查督导、考核考评等日常工作。

    根据镇里出台的党政领导干部联系学校制度,联校领导每月不少于1次、每年至少要4次深入到学校,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工作督查,督促学校完成目标任务,一手抓外部环境,为学校教育教学保驾护航,助推教育跨越发展。

    镇里还强化评价督查机制,对于加强教学工作、提升德育工作水平和强化安全、体卫艺、电教装备工作,制订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同时,督查组对照督查内容制订督查重点和评分细则,深入各校开展全面督查、评比、总结和通报,把提升教育质量的各项工作和措施落实、落细,每期进行一次整体排名站队、全面总结,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年度奖励和选人用人的一项重要依据。

    更强的投入

    南召县城关镇坚持"财政再紧不紧教育,对教育重视程度再高都不为过"的思想,每年投入不低于200万元用于奖励教育教学质量突出贡献的学校、"名校长""名班主任""名老师",确保教育机制良好运行。着眼加快基础建设,他们三年内计划投入1600万元,在城区建成3个示范幼儿园,确保学前教育达到国家标准;投入7000余万元新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进一步提高城关办学条件。他们还加大教学质量奖励力度,对提升教育质量作出重大贡献者实施重奖,并充分肯定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和辛劳,提高班主任津贴额度,以此调动工作积极性。

    "建设教育强县,归根结底是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对的教育、办好的教育、办强的教育。"南召县副县长燕军说,"城关镇在全县率先发起教育振兴的急冲锋,吹响了重塑南召教育荣光的激昂号角,展现出一个大镇应有的担当、势在必为的决心和拼搏奋进的姿态,为教育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1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