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乍暖还寒
医生提醒:“春捂”正当时
南阳网讯 ( 全媒体记者陈向阳 ) 常言道“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节以来,南阳市气温起伏较大,“春捂”你捂对了吗?遇上倒春寒时如何“春捂”?2月28日,南阳祯华堂光明诊所全科医生王炳奇通过媒体提醒市民,“春捂”有讲究,要有效利用好“春捂”,为自己一年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础。
经历了一个冬季的暖衣保护,人体体温调节机制已适应了当前的动态平衡。春天气温时高时低,早晚温差也比较大,此时如果过早脱去冬衣,人体体温调节机制来不及建立新的平衡。遇到倒春寒这种气温变化较大天气时,一旦“春捂”不到位,极易造成寒热失调,使免疫力、抵抗力下降,进而受到疾病侵袭,常见的有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只是万病之源,它可能导致心脏病、脑血管病复发,特别是中老年人、有慢性病人群,体质比较弱者,如果没有适量衣服来保暖的话,冷空气进入体内很快便会引起血管收缩,诱发心梗、脑梗的发生。还有常见的骨关节病、胃肠道疾病、过敏性疾病、女性痛经等,都和春天受寒有关。
那么,“春捂”究竟要捂哪儿,怎样正确捂呢?一般来说,春天风大,忽冷忽热,天气变化无常,要恪守“春捂”之道,昼夜温差大于 8摄氏度时都需要捂,以使人体适应春季气候多变的规律。如果两种极端天气交错出现,不要嫌麻烦,穿衣、脱衣就该勤一点。捂的程度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春天防寒要注意好两头,即头颈和双脚的保暖,穿衣应遵循“上薄下厚”,捂的重点在于头、背、腹、足底,避免这些部位着凉。背部保暖可减少感冒、哮喘发病概率,腹部保暖能保护胃、脾、肠,预防消化不良和拉肚子。“寒从脚下起”,脚下神经末梢丰富敏感,保暖才能使身体适应气候变化。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新野医务工作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