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走进车站、机场和交通要道上,连续两天探访执法者的“春运模式”——
致敬!平安归途的“守护者”
本报记者 杨青晓 周梦 文/图
核心提示
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欢喜日子;年味,是亲友互拜的温暖祝福。每年春节,当人们卸下满身疲惫,尽享着阖家欢聚的幸福时,却总有这么一群人,选择坚守岗位,在车站、机场等客运站点以及交通要道上,排查隐患保平安,默默守护着旅客归途的平安。他们,就是南阳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的执法队员们。
笔尖墨韵,真情不移。2月23日、24日,本报记者连续两天实地探访,真实记录一线执法者的“春运模式”,感受他们的责任和担当、幸福与感动。
认真执法
风雨路上:
一句叮嘱 只为归途平安
2月24日,春寒料峭,突袭的冷风冷雨,一下子将温暖的春光裹挟而去。风雨中的出行,更需要真切的守护。
上午11时,记者来到市迎宾大道高速南阳站市交通执法卡点,一辆营运客车正在接受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执法人员的例行检查。在仔细查验车辆相关手续后,执法人员又叮嘱驾驶员:“师傅,天气不好,路上要特别小心,注意行车安全。”驾驶员表示一定小心驾驶,请他们放心,一定将乘客安全送达。
这样的叮嘱,他们不知道每天要对多少人说。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二大队中队长曹宾告诉记者,检查中他们都会耐心提醒驾驶员要时刻绷紧安全弦,确保乘客安全,要是不叮嘱,他们就觉得没有例检、没有尽职、愧对乘客。
这样的例行检查可不是走过场。就在几天前,他们在南阳站对一辆营运客车检查时,发现车右后轮胎有裂纹,执法人员当即让该车停止营运,处理隐患。
得知车辆有隐患,司机当场吓出一身冷汗,连声致谢执法人员,并迅速更换备胎,车上的乘客也为执法人员的认真敬业精神所感动。
临行前,乘客纷纷向执法人员伸出大拇指,称赞他们的细心和担当。这个时刻,也是执法人员最高兴的时候,因为看到一个隐患消除了,他们的心里就会比蜜甜!
仔细查验
高铁站前:
早出晚归 只为践行使命
2月24日上午8时,大风凛冽雨不停。在高铁南阳东站,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五大队大队长常玉选正带领队员顶着寒风在站前广场执勤。
他告诉记者,只要有列车,执法人员就不下班,全力保障旅客出行平安。
常玉选清楚地记得,2月11日,农历大年三十晚上9时许,他和队员在巡逻时发现一名带着行李的女乘客站在路旁不时张望,询问得知因为站内没有出租车,她出站后一直联系不到回家的车辆。
于是他一边让她在执法车上休息,一边及时联系周边还在营运的出租车。10分钟后,这名女乘客坐上了出租车,连声向他们道谢。
那晚,常玉选带领队员一直坚守到最后一辆列车到达,等到旅客全部离开,他们回到家已是夜里。
事实上,自高铁开通以来,他们每天早上7时以前,在第一班车达到之前上岗,一直坚守到最后一班列车的旅客全部离开。每天早出晚归已成习惯,很多人连续两年没有和家人一起过新年。
仔细检查。
候机厅外
严格执法 只为出行安全
2月23日,春光灿烂。下午3时,记者在南阳机场见到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二大队中队长程志远时,他正和同事一起对过往营运车辆进行例行检查。
在候机厅外,执法人员拦下一辆蓝色网约车例行检查,发现该车的网约车运输证虽然加盖有年审章,但通过执法系统查询,该车年审至2018年12月份,疑似脱审。
“年审都是公司代办的,应该是审过的。”驾驶人向执法人员辩解道。执法人员遂向其详细说明情况,暂扣运输证,并出具了相关书面通知,等待进一步调查。
“谢谢您的配合,祝您一路顺风。”处理完网约车,程志远又和同事向下一辆营运车辆走去。
据程志远介绍,近年来,随着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强,南阳机场营运秩序已越来越规范。
帮助群众
大爱无言
一份执着 用心温暖乘客
家是最深情的牵挂,归心似箭更是旅客这种心情的写照。但归途,总会有各种意外影响他们回家的脚步。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执法队员总是伸出援手,帮他们及时踏上归途。
2月13日,农历大年初二,在汽车南站,正在执勤的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二大队大队长谢先炯接到求助,原来有二十余名旅客无法及时回乡。面对旅客急切的眼神,谢先炯和同事一边安抚旅客,一边及时与客运站协调,最终,二十余名旅客坐上了发往唐河的班车。
这样的事,不胜枚举。2月16日,执法人员王新平在南阳机场值班时,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向他求助,称自己忘记手机支付密码,身上也没带现金,无法乘车回家。王新平帮老人回忆密码无果后,当即从兜里掏出了50元钱递给老人,并送她坐上出租车,老人感动得不知说啥好。
细微之处见真情。在机场执勤的执法队员了解到,有不少乘客忘携带口罩,而周边又没有卖口罩的,于是他们特意备了口罩,以备乘客急需。春节期间,他们已向旅客免费提供口罩4包,而帮困难旅客、帮提行李、帮叫车等更是数不胜数。
一份责任,一份担当,一份坚守,一份执着。春运路上,在各线战线上,正是有了无数个像他们一样的默默奉献者,人们的归途才平安又温暖。
一路坚守,呵护归途平安